[实用新型]熔钢炉中助燃剂的换热保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11374.0 | 申请日: | 2013-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790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张长松;李志刚;刘爱宏;王昌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天元钢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17/00 | 分类号: | F27D17/00;F27D1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周全 |
地址: | 22500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熔钢炉中 助燃剂 保温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材加工领域,尤其涉及熔钢炉中助燃剂的换热保温装置的改进。
背景技术
目前,在钢管加工时,通常需先将原料熔化为钢水,在浇入模具中变为管坯。其中,在原料熔化时需通入大量的燃料和助燃剂(通产采用车间内的空气)。然而,若直接将室温下的空气通入高温的燃烧腔室中,则必然对燃料的燃烧率和燃烧腔室温度造成极大的影响;而额外对助燃剂增设一加热装置又将带来成本的增加和能源的过渡消耗。因此,如何正确合理的使用助燃剂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效果好,无需通过外部能源对助燃剂加热的熔钢炉中助燃剂的换热保温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熔钢炉包括燃料通入口、助燃剂通入口和废气排放口,所述换热保温装置包括腔室和助燃剂管道;
所述腔室固定连接在所述熔钢炉的一侧,所述腔室的顶面上开设有进气口、且底面上开设有出气口,所述进气口连通所述熔钢炉的废气排放口;
所述助燃剂管道呈S形设置在所述腔室内,所述助燃剂管道的底端伸出腔室、并连通设在车间内的鼓风机,所述助燃剂管道的顶端伸出腔室、并连通所述熔钢炉的助燃剂通入口。
所述腔室的远离所述熔钢炉的一侧设有空气净化器,所述腔室的出气口连通所述空气净化器。
所述腔室的进气口与所述熔钢炉的废气排放口之间设有抽气机。
本发明具有以下几点突出的优点:
1)、助燃剂在腔室中与燃烧产生的尾气进行高效的热交换后,即加热后再与燃料结合,大幅提升了燃料的燃烧率和加热池的加工效率;
2)、对燃烧产生的尾气进行废物再利用,有效的避免了资源的浪费,减少了助燃剂的加热设备,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生产成本;
3)、燃烧产生的尾气经降温后再排出,可有效的避免车间中操作人员的安全隐患;
4)、还具有结构精巧、体积小巧且无污染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是腔室,11是进气口,12是出气口,2是助燃剂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如图1所示,所述熔钢炉包括燃料通入口、助燃剂通入口和废气排放口,所述换热保温装置包括腔室1和助燃剂管道2;
所述腔室1固定连接在所述熔钢炉的一侧,所述腔室1的顶面上开设有进气口11、且底面上开设有出气口12,所述进气口11连通所述熔钢炉的废气排放口;使得高温的燃烧尾气直接排放至腔室中;
所述助燃剂管道2呈S形设置在所述腔室1内,所述助燃剂管道2的底端伸出腔室1、并连通设在车间内的鼓风机(可将车间内的空气吹入助燃剂管道中),所述助燃剂管道2的顶端伸出腔室1、并连通所述熔钢炉的助燃剂通入口。这样,助燃剂在腔室中与燃烧产生的尾气进行高效的热交换后,即加热后再与燃料结合,大幅提升了燃料的燃烧率和加热池的加工效率;此外,由于进气口在上、出气口在下,使得燃烧产生的尾气将在腔室中保存至低温时才会流出,并在这一过程中对助燃剂进行进一步保温、加热。
所述腔室1的远离所述熔钢炉的一侧设有空气净化器,所述腔室1的出气口连通所述空气净化器。燃烧产生的尾气经降温、净化后再排出,可有效的避免车间中操作人员的安全隐患。
所述腔室1的进气口11与所述熔钢炉的废气排放口之间设有抽气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天元钢管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天元钢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1137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