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法兰装配式输电线路混凝土等径杆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11843.9 | 申请日: | 2013-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759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唐自强;陈卫东;石建;李庆先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4H12/12 | 分类号: | E04H12/12;E04B1/58 |
代理公司: | 福州展晖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1 | 代理人: | 陈如涛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法兰 装配式 输电 线路 混凝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电线路混凝土等径杆,特别是一种法兰装配式输电线路混凝土等径杆。
背景技术
现有的输电线路混凝土等径杆为一种输电线路现场构架柱用的杆件,其通常为一体式的整体柱状构造,然而,这样会带来运输方面的问题,因为等径杆的长度过长,不论是运输,还是装卸,都存在程序繁琐,需要的设备多等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通常将混凝土等径杆分成若干段,然后在每段混凝土等径杆的顶端杆头预埋钢圈,然后通过现场焊接将混凝土等径杆进行对接,然后通过焊接方式进行固定连接。这种的连接方式存在不可靠性,由于焊接工艺的不确定,导致焊接质量的不稳定,同时,焊接部分存在着防腐性能较低的问题,具有安全隐患。另外,这种的连接方式需要在现场装配、现场焊接施工,为保证焊接质量,施工时间较长,作业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根据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结构稳定、可靠、安全、可节省现场施工时间、提高作业效率的法兰装配式输电线路混凝土等径杆。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的:
法兰装配式输电线路混凝土等径杆,包括有两段以上的混凝土等径杆,其结构要点在于,在每段混凝土等径杆的端部安装有法兰,法兰包括有圆柱形的芯筒和沿着芯桶向外延展的上盘沿和下盘沿,上盘沿设置有复数个螺栓孔、下盘沿上设置有复数个挂筋板,挂筋板与混凝土等径杆中的钢筋结构进行固定连接,每相邻两段混凝土等径杆的法兰对接,通过紧固件连接到上盘沿的螺栓孔中,实现固定连接。
所述的输电线路混凝土等径杆改变了原有的焊接连接方式,而采用法兰进行装配,使用时将上段等径杆的法兰和下段等径杆的法兰对接,然后采用螺栓进行紧固连接,下盘沿的挂筋板用于将法兰与混凝土等径杆进行固定连接。其优点在于,采用法兰装配,由于结构稳定,连接可靠,因此具有很好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所述结构可以在工厂生产中与混凝土同时预制并整体成型,运输到现场后,只需对接法兰盘进行固定连接即可,可显著节约现场的施工时间,避免进行施工现场焊接,有效的减少施工误差以及有效保护了结构钢筋与内接法兰的安全连接,使变电构架柱的整体质量得到保证。
本实用新型可以进一步具体为:
所述的法兰外镀覆有锌金属层。
也就是说,法兰装配构件采用热镀锌处理,这样可以确保整体的防腐蚀效果。
所述上盘沿和下盘沿之间分布有加强筋板。
所述加强筋板的分布和厚度、以及法兰盘的厚度由具体的构架柱受力情况决定。
在法兰的芯桶下端部的外周面上具有锚固钢筋。
这样,锚固钢筋可以加固法兰与等径杆之间的连接,并减少等径杆的接头出线裂纹。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法兰装配式输电线路混凝土等径杆,改变了原有的焊接连接方式,而采用法兰进行装配,其优点在于,结构稳定,连接可靠,可显著节约现场的施工时间,避免进行施工现场焊接,有效的减少施工误差以及有效保护了结构钢筋与内接法兰的安全连接,使变电构架柱的整体质量得到保证。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法兰装配式输电线路混凝土等径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图1中法兰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所示为法兰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具体实施方式
最佳实施例:
参照附图1,法兰装配式输电线路混凝土等径杆,包括有两段混凝土等径杆1,在每段混凝土等径杆的端部安装有法兰2,法兰2采用热镀锌处理。
法兰的具体结构参照附图2和附图3,法兰2包括有圆柱形的芯筒3和沿着芯桶向外延展的上盘沿4和下盘沿5,上盘沿4设置有复数个螺栓孔6、下盘沿5上设置有复数个挂筋板7,挂筋板7上设置有墩头孔8,主要与混凝土等径杆杆段的结构钢筋11相连接(见附图1),杆段内的结构钢筋一端穿过挂筋板7的墩头孔8后经张拉进行墩头处理后与挂筋板7锚接。每相邻两段混凝土等径杆的法兰对接,通过螺栓连接到上盘沿4的螺栓孔6中,实现固定连接。上盘沿4和下盘沿5之间分布有加强筋板9。在法兰的芯桶3下端部的外周面上具有锚固钢筋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经济技术研究院,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经济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1184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侧围后三角窗玻璃安装结构
- 下一篇:一种落坑线车线压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