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翻车机自适应式压车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11854.7 | 申请日: | 2013-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285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付金奇;朱昌进;屈建新;汪涛;熊光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电力设备厂 |
主分类号: | B65G67/48 | 分类号: | B65G67/48;B65G69/12 |
代理公司: | 武汉荆楚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15 | 代理人: | 刘牧 |
地址: | 43006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翻车 自适应 压车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翻车机的压车系统,尤其涉及一种翻车机自适应式压车系统,属于散料装卸机械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我国铁路运行的通用敞车载重一般在60吨–80吨之间,例如:C64、C70、C80,比容系数一般为1.15 m3/t,也就是说敞车的容积一般都是按照物料密度约0.87t/m3来设计的。当运输物料的密度大于0.87 t/m3或是相差不大时,敞车的容积都能满足敞车满载运输的需要的,例如:铁矿石1.8–2.8t/m3、烟煤0.8–1t/m3、无烟煤粉0.84–0.89t/m3等;当运输物料的密度小于0.87太多时,敞车的容积就不能满足敞车满载运行的需要,例如:焦炭,密度为0.36–0.53t/m3。所以,在运输焦炭时,都会在敞车的车厢内侧增加一圈竹篱笆,临时增加敞车的容积,来满足敞车满载运行的需要。
这种带竹篱笆的敞车在使用翻车机进行翻卸时,由于现有翻车机采用的各种非靠车侧压车装置位置固定,可调性较差,无法进行横向距离的调整,因而都会直接压在竹篱笆和焦炭上,而不是作用在敞车的车帮上,导致翻卸时掉车、竹篱笆损坏等问题。由于受到翻车机压车机构的制约,翻车机使用单位都会将敞车上的竹篱笆进行拆除,然后再使用翻车机对敞车进行翻卸。这样不仅降低了翻车机的翻卸效率,增加了敞车翻卸的成本,而且在拆除竹篱笆时,焦炭会从敞车上洒落,造成二次倒运、环境污染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非靠车侧压车装置的可调性较差、无法直接翻卸带竹篱笆敞车的缺陷与问题,提供一种非靠车侧压车装置的可调性较强、能够直接翻卸带竹篱笆敞车的翻车机自适应式压车系统。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一种翻车机自适应式压车系统,包括靠车侧压车装置与非靠车侧压车装置,所述靠车侧压车装置的外侧与靠车梁相连接,靠车侧压车装置的内侧与靠板相连接,非靠车侧压车装置的内侧与靠车侧压车装置的内侧正对设置,非靠车侧压车装置的外侧与小纵梁相连接;
所述自适应式压车系统包括活动压车机构与随动压车机构,所述活动压车机构包括非靠车侧压车装置、伸缩油缸与连杆机构,所述随动压车机构包括靠车侧压车装置与靠板;
所述非靠车侧压车装置的外侧通过伸缩油缸、连杆机构与小纵梁相铰连,且伸缩油缸位于连杆机构的上方。
所述连杆机构包括上连杆与下连杆,且上连杆位于伸缩油缸、下连杆之间;
所述上连杆、下连杆的一端均与小纵梁的内侧相铰连,上连杆、下连杆的另一端均与非靠车侧压车装置的外侧相铰连,且小纵梁内侧、上连杆、非靠车侧压车装置外侧、下连杆依次围成一平行四边形结构。
1、本实用新型翻车机自适应式压车系统包括活动压车机构与随动压车机构,其中,活动压车机构包括非靠车侧压车装置、伸缩油缸与连杆机构,当对带竹篱笆的敞车进行翻卸时,非靠车侧压车装置与敞车之间的横向距离可通过伸缩油缸、连杆机构进行调整,可调性较强,从而能仅作用在敞车的车帮上,而不会直接压在竹篱笆和焦炭上,有效避免翻卸时掉车、损坏竹篱笆等问题,不仅减少了拆除竹篱笆的环节,节约了人工或机械拆除的费用,而且避免了从敞车上洒落焦炭所引起的二次转运问题,减小了焦炭转运过程中对周边环境的污染。因此,本实用新型不仅非靠车侧压车装置的可调性较强、能够直接翻卸带竹篱笆的敞车,而且能节省成本、环保性较强。
2、本实用新型翻车机自适应式压车系统中的连杆机构包括上连杆与下连杆,上连杆、下连杆均位于小纵梁内侧、非靠车侧压车装置外侧之间,且小纵梁内侧、上连杆、非靠车侧压车装置外侧、下连杆依次围成一平行四边形结构,使用时,该平行四边形结构能够确保非靠车侧压车装置向敞车运动时的稳定性,便于提高压车效率。因此,本实用新型中非靠车侧压车装置的运动较稳定,翻车效率较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活动压车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随动压车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靠车梁1、小纵梁2、活动压车机构3、非靠车侧压车装置31、伸缩油缸32、连杆机构33、上连杆331、下连杆332、随动压车机构4、靠车侧压车装置41、靠板42、平行四边形结构5。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电力设备厂,未经武汉电力设备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1185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