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走式平地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12080.X | 申请日: | 2013-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408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哈力瓦尔·阿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力瓦尔·阿山 |
主分类号: | E02F3/76 | 分类号: | E02F3/76 |
代理公司: | 乌鲁木齐合纵专利商标事务所 65105 | 代理人: | 周星莹;汤建武 |
地址: | 83810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平地机 | ||
1.一种自走式平地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驾驶座、内燃机、碎土辊、转向架装置、整平辊、动力传动装置和转向传动装置;机架的上端中部固定安装有驾驶座,对应驾驶座前方左右两边的机架上分别安装有左手柄和右手柄,机架的下部固定安装有内燃机,机架的下端前部通过驱动辊轴安装有呈多棱柱状的碎土辊,机架的后部安装有转向架装置,转向架装置的下端安装有整平辊,驱动辊轴通过动力传动装置与内燃机的动力输出轴相连接,左手柄和右手柄通过转向传动装置与转向架装置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走式平地机,其特征在于驱动辊轴通过缓冲辊轴架装置安装在机架上,缓冲辊轴架装置包括前架横杆、左缓冲架板、右缓冲架板、后架横杆、左前减震器和右前减震器;左缓冲架板和右缓冲架板的后部上端分别铰接在机架的下端左部和下端右部,前架横杆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在左缓冲架板和右缓冲架板的前端,后架横杆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在左缓冲架板和右缓冲架板的下端后部,左缓冲架板的前端上部与机架前端左部之间安装有左前减震器,右缓冲架板的前端上部与机架前端右部之间安装有右前减震器,驱动辊轴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座安装在左缓冲架板和右缓冲架板的前下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走式平地机,其特征在于转向架装置包括后竖管、立轴、转向横臂、辊架总成和后减震器;机架后端中部通过连杆固定有后竖管,立轴的中部套装在后竖管内并能够转动,立轴的上端固定有转向横臂,转向横臂通过转向传动装置与左手柄和右手柄相连接,立轴的下端安装有辊架总成;辊架总成包括辊架框体、架框前铰座、架框后铰座、辊架纵梁、纵梁前铰座和纵梁后铰座,整平辊的中部固定有后辊轴,后辊轴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座安装在辊架框体下端左部和下端右部,辊架框体的中部上端的前后两边分别固定有架框前铰座和架框后铰座,辊架纵梁的前下端和后下端分别铰接安装在架框前铰座和架框后铰座上并能够左右摆动,辊架纵梁的上端前部和上端后部分别固定有纵梁前铰座和纵梁后铰座,立轴下端铰接在纵梁前铰座上并能够前后摆动,转向横臂的后端中部固定有横臂后铰座,后减震器的上端铰接在横臂后铰座上,后减震器的下端铰接在纵梁后铰座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走式平地机,其特征在于转向传动装置包括左柄座套、右柄座套、左转向臂、左转向连杆、右转向臂和右转向连杆;机架的前部左右两边分别固定有左柄座套和右柄座套,左手柄和右手柄分别安装在左柄座套和右柄座套内并能够转动,左手柄下端固定有左转向臂,左转向臂通过左转向连杆与转向横臂的左部相连接,右手柄下端固定有右转向臂,右转向臂通过右转向连杆与转向横臂的右部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走式平地机,其特征在于动力传动装置包括主动轮轴、万向节、主动链轮、从动轮轴、从动链轮、传动链轮和驱动链轮;机架左部通过轴承座安装有主动轮轴,内燃机的动力输出轴位于内燃机的左部,主动轮轴的右端通过万向节与动力输出轴的左端相连接,主动轮轴的左端固定安装有主动链轮,从动轮轴的左部通过轴承座安装在机架的左后部,从动轮轴的右端固定安装有从动链轮,从动链轮通过第一传动链条与主动链轮相连接,从动轮轴的右部固定安装有传动链轮,驱动辊轴的左部固定安装有驱动链轮,驱动链轮通过第二传动链条与传动链轮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走式平地机,其特征在于动力传动装置包括主动轮轴、万向节、主动链轮、从动轮轴、从动链轮、传动链轮和驱动链轮;机架左部通过轴承座安装有主动轮轴,内燃机的动力输出轴位于内燃机的左部,主动轮轴的右端通过万向节与动力输出轴的左端相连接,主动轮轴的左端固定安装有主动链轮,从动轮轴的左部通过轴承座安装在机架的左后部,从动轮轴的右端固定安装有从动链轮,从动链轮通过第一传动链条与主动链轮相连接,从动轮轴的右部固定安装有传动链轮,驱动辊轴的左部固定安装有驱动链轮,驱动链轮通过第二传动链条与传动链轮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力瓦尔·阿山,未经哈力瓦尔·阿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1208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