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泄压孔蜗壳的矿用潜水电泵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12540.9 | 申请日: | 2013-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417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苏恒勃;郝福合;张仁靖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京泰耐磨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13/08 | 分类号: | F04D13/08;F04D29/02;F04D29/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23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泄压孔蜗壳 潜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潜水电泵,具体地说是一种具有泄压孔蜗壳的矿用潜水电泵。
背景技术
目前,矿用潜水电泵在设计结构上存在很多问题,比如说蜗壳的结构问题。在矿用潜水电泵中,蜗壳与密封室盖通过螺栓连接,且此处存在机械密封,矿用潜水电泵工作时机械密封处压力过大会引起蜗壳内部压力的增大,使轴向力平衡被打破,从而造成机械密封的损坏,降低矿用潜水电泵的使用寿命。同时,在矿用潜水电泵通常使用的环境中,用户排放的介质大多是含有大固体颗粒的污水,这些污水会磨损矿用潜水电泵中的蜗壳,蜗壳的材质一般为球墨铸铁,而球墨铸铁的耐磨性能不高,这就使得蜗壳在矿用潜水电泵处理污水的过程中极易受到磨损,从而严重降低水泵的水力性能和效率,很难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更好地平衡轴向力、保护机械密封、减少磨损、提高水泵的使用寿命的具有泄压孔蜗壳的矿用潜水电泵。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具有泄压孔蜗壳的矿用潜水电泵,包括上下布置在底座上的电机组件和泵组件,所述电机组件包括有绕组定子铁芯、转子和上、下轴承座,所述泵组件包括泵轴、泵体、叶轮。泵组件和电机组件螺栓连接。所述底座向上与蜗壳螺栓连接,所述蜗壳的外止口与外壳内止口配合,蜗壳内止口与下轴承座外止口通过六角螺栓连接,蜗壳内止口还与泵体外止口配合,所述蜗壳与密封室盖处有机械密封,蜗壳上还有保护机械密封并垂直于蜗壳侧壁的泄压孔,所述叶轮键连接在泵轴上。
所述蜗壳上的泄压孔是垂直于于蜗壳与下轴承座螺栓连接的孔。
所述蜗壳采用高铬铸铁材质。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泄压孔蜗壳的矿用潜水电泵与现有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使用带泄压孔的蜗壳能更好地保护机械密封,平衡轴向力,延长矿用潜水电泵的使用寿命,同时蜗壳采用高铬铸铁材质使其具有良好的耐磨性,保证了电泵的水力性能和效率,满足了用户的实际需求。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蜗壳打泄压孔的结构主视图。
图中:1.电缆、2.出线盒盖、3.上轴承座、4.轴承、5.壳体、6.有绕组定子铁心、7.转子、8.外壳、9.轴承、10.下轴承座、11.机械密封、12.密封室盖、13.蜗壳、131.泄压孔、14.末级叶轮、15.泵体、16.前叶轮、17.泵盖、18.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2对本实用新型作以下详细具体地说明。
结合附图1、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泄压孔蜗壳的矿用潜水电泵,包括上下布置在底座18上的电机组件和泵组件,所述电机组件包括有绕组定子铁芯6、转子7、上轴承座3和下轴承座10,所述泵组件包括泵轴、泵体15、叶轮。所述底座18从下到上依次通过螺栓连接蜗壳13、外壳8、出线盒盖2,所述出线盒盖2还向下通过螺栓连接上轴承座3、壳体5、下轴承座10,密封室盖12、蜗壳13,所述蜗壳13与密封室盖12处有机械密封11,蜗壳13上还有保护机械密封11并垂直于蜗壳13侧壁的泄压孔131,泄压孔131垂直于于蜗壳13与下轴承座10螺栓连接的孔。所述叶轮键连接在泵轴上。所述蜗壳13的外止口与外壳8内止口配合,下轴承座10外止口与蜗壳13内止口配合通过外六角螺栓连接起来,蜗壳13内止口与泵体15外止口配合。蜗壳13的材质为高铬铸铁。
在矿用潜水电泵运行的时候,机械密封11处的压力过大,蜗壳13上的泄压孔131可以有效地把机械密封11出的压力减小为零,保护机械密封11的同时还平衡了轴向力,延长了矿用潜水电泵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泄压孔蜗壳的矿用潜水电泵其加工制作简单方便,按说明书附图所示加工制作即可。
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均为本专业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京泰耐磨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山东京泰耐磨材料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1254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