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子管老炼去气阳极温度的测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12663.2 | 申请日: | 2013-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057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彭子胜;祝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旭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23/19 | 分类号: | G05D23/19 |
代理公司: | 成都高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2 | 代理人: | 李高峡 |
地址: | 6105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子管 老炼去气 阳极 温度 测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温度测量和控制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子管在生产过程中老炼去气时,其阳极温度的测量和控制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子管阳极老炼去气时,除了阳极电压、阳极电流以外,阳极温度也是一个关键性指标。如果阳极温度偏低,则电子管去气不彻底,会影响管子质量和寿命;反之,如果阳极温度过高,则会造成阳极局部过热而损坏电子管。因此,准确测量阳极温度并将其控制在工艺要求的范围之内是非常重要的。目前,生产中大都采用将测温热电偶嵌入到阳极的相应部位来测量,热电偶及温度表都具有与电子管阳极相同的电位。由于阳极电压高达几千伏至上万伏,温度表和热电偶必须“悬空”以保证其对地绝缘良好,测量起来既麻烦又不安全。由于阳极体积较大,其各个部位的温度不均匀,有时还相差很大,用热电偶每次只能测量阳极某一个点的温度,无法全面准确地测量电子管阳极各点的温度。根据这样的测量结果再人工操作控制其温度参数,生产效率低,产品质量不稳定。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管老炼去气阳极温度的测控装置,采用红外线测温探头测温,将测得的温度发送给可编程调节器,实现电子管老炼去气时对阳极温度的自动控制,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子管老炼去气阳极温度的测控装置,包括红外线测温探头,红外线测温计,其中,所述红外线测温探头固定在探头支杆的高度调节器上,且与所述红外线测温计相连,红外线测温计与可编程调节器相连,可编程调节器与老炼去气台的控制器相连,探头支杆安装水平轨道的位移调节器上通过齿轮传动副连接。
所述可编程调节器是PLC调节器或计算机。
所述高度调节器和位移调节器均为齿轮、齿条传动机构。
所述高度调节器和位移调节器均为蜗轮、蜗杆传动机构。
所述高度调节器和位移调节器均由可编程调节器控制。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结构简单可靠,采用位置可三维调节的红外线测温探头测温,精准、安全,将测得的温度发送给可编程调节器,可编程调节器将阳极的实际温度与工艺要求的设定温度进行比较后,自动控制老炼去气台的控制器,实现电子管老炼去气时对阳极温度的自动控制,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改善工作环境。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水平轨道,2-探头支杆,3-高度调节器,4-红外线测温探头,5-红外线测温计,6-可编程调节器,7-老炼去气台的控制器,8-位移调节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子管老炼去气阳极温度的测控装置,包括红外线测温探头4,红外线测温计5,其中,所述红外线测温探头4固定在探头支杆2的高度调节器3上,且与所述红外线测温计5相连,红外线测温计5与可编程调节器6相连,可编程调节器6与老炼去气台的控制器7相连,探头支杆2安装水平轨道1的位移调节器8上通过齿轮传动副连接。
优选的,所述可编程调节器6是PLC调节器或计算机。
优选的,所述高度调节器3和位移调节器8均为齿轮、齿条传动机构。
优选的,所述高度调节器3和位移调节器8均为蜗轮、蜗杆传动机构。
优选的,所述高度调节器3和位移调节器8均由可编程调节器6控制。
工作时,将安装水平轨道1安装到电子管老炼去气台上,可编程调节器6通过控制高度调节器3和位移调节器8,三维调节红外线测温探头4对每个工位上的电子管阳极进行测温,根据工艺要求可测多点位的温度,对位精准、操作安全,将测得的温度通过红外线测温计5发送给可编程调节器6,可编程调节器将阳极的实际温度与工艺要求的设定温度进行比较后,自动控制老炼去气台的控制器7,及时改变老炼去气台的工作参数,实现电子管老炼去气时对阳极温度的自动控制,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改善工作环境。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旭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旭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1266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