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玻璃料液加热料道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12791.7 | 申请日: | 2013-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732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李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古井贡酒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7/07 | 分类号: | C03B7/07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何梅生 |
地址: | 23682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玻璃 加热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行列机制瓶生产中的一道工序,具体地说是一种玻璃料液加热料道。
背景技术
行列机制瓶生产的工序就是:玻璃熔炉内的熔化料液通过料道流入供料机,然后由行列机吹制成型。期间料道起着引流作用,玻璃料液刚进入料道时是处于一区和二区的辅助加热阶段,而玻璃瓶成型需要一个合适而且均匀的温度才能保证成型成功,因此加热三区是主要控制温度的阶段,也就是温度均化段。现有技术中,通常在料道内采用硅碳棒加热的方式来帮助料液均化温度。原有加热形式如图1所示,是将料盆处的硅碳棒与加热三区的硅碳棒并联加热,这种加热方式使得料盆无论需不需要加热都会随着并联的三区一起加热,然而料盆处加热也是一个辅助加热阶段,主要为了均化料盆内料液上下层的温度,避免瓶子成型时出现气泡,相对于加热三区控制瓶子成型的高温而言,这种并联方式反而会影响玻璃瓶成型的均化温度,且造成了能源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避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一种玻璃料液加热料道,能有效防止玻璃瓶在料盆处温度不均,从而使得料液加热过程更加平稳、温度浮动小,耗能低,且玻璃瓶成型可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玻璃料液加热料道,是在料道入口和料道出口之间依次设置有加热一区、加热二区、加热三区和料盆,在所述加热一区、加热二区、加热三区和料盆中均设置有硅碳棒,其结构特点是:所述加热一区、加热二区和加热三区的硅碳棒分别设置为独立加热的硅碳棒,所述加热一区的一区硅碳棒与料盆的料盆硅碳棒并联设置。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两个辅助加热阶段的加热一区和料盆处的硅碳棒并联在一起,能有效避免加热三区对料盆处的温度控制,而影响到流入行列机料液的玻璃瓶成型温度,同时节约了能耗,保证玻璃瓶成型的品质。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料道料盆加热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加热一区,2加热二区,3加热三区,4料盆,5料道,1a一区硅碳棒,2a二区硅碳棒,3a三区硅碳棒,4a料盆硅碳棒。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2,本实施例中,一种玻璃料液加热料道是在料道入口和料道出口之间依次设置有加热一区1、加热二区2、加热三区3和料盆4,在加热一区1、加热二区2、加热三区3和料盆4中均设置有硅碳棒,其特点是:加热一区的一区硅碳棒1a、加热二区的二区硅碳棒2a和加热三区的三区硅碳棒3a分别设置为独立加热的硅碳棒,加热一区的一区硅碳棒1a与料盆处的料盆硅碳棒4a并联设置。这样的结构设置使得在加热三区改变温度时,料盆的温度不受其影响,与加热一区并联的温度也能满足生产加热的要求。而料液一般以1500°的高温从加热一区1进入,一区的温度一般控制在1000°左右,二区的温度在1200°左右,料盆的温度也在1000°左右,而加热三区的温度控制是根据不同瓶子成型的需求而改变的,是温度均化阶段,通常在1100°左右,而料盆温度不适宜与加热三区的温度同时变化。
由于料液的流动是从料道底部流动到供料机,所以加热三区的温度主要控制料液成型温度,如果一旦三区开始加热,料盆硅碳棒4a也跟着一起加热的话,会导致料盆处的表面温度太高或太低,从而对整体料液成型温度造成影响。改变加热方式后,能避免了该现象的发生,同时也节约了用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古井贡酒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古井贡酒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1279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池塘固定化培养颤藻溶藻细菌的装置
- 下一篇:排水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