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湿法脱硫系统的超细颗粒化学团聚絮凝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12860.4 | 申请日: | 2013-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589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05 |
发明(设计)人: | 朱志飞;王敬光;丘纪华;洪亮;刘小赟;汤龙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粤电集团有限公司沙角C电厂 |
主分类号: | B01D51/02 | 分类号: | B01D51/02 |
代理公司: | 广州知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4 | 代理人: | 周克佑 |
地址: | 523908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湿法 脱硫 系统 颗粒 化学 团聚 絮凝 装置 | ||
1.一种基于湿法脱硫系统的超细颗粒化学团聚絮凝装置,包括湿法脱硫系统的脱硫塔(1),其特征是:所述的脱硫塔(1)内设有喷淋装置,喷淋装置有两条进液管,一条经第一计量泵(4)后外接脱硫液储存罐(2)、另一条经空气压缩机(6)和第二计量泵(5)后外接化学团聚絮凝剂储存罐(3),喷淋装置的喷嘴(7)将团聚絮凝剂与脱硫液协同喷入脱硫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湿法脱硫系统的超细颗粒化学团聚絮凝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喷淋装置的喷嘴(7)包括筒状的壳体,其筒底内面上倒扣有一内筒,内筒腔构成混合室,内筒筒底开有小口构成喷口,团聚絮凝剂进液管从壳体筒底外穿进内筒,壳体筒身上上下开有两径向孔分别连通外壳内腔和内筒内腔,连通内筒内腔的径向孔外接空气压缩机进气管、连通外壳内腔的径向孔连通脱硫剂进液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湿法脱硫系统的超细颗粒化学团聚絮凝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喷淋装置的喷嘴(7)的壳体为分体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粤电集团有限公司沙角C电厂,未经广东省粤电集团有限公司沙角C电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1286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