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散热风扇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13095.8 | 申请日: | 2013-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574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黄庭强;廖文能 | 申请(专利权)人: |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王玉双;鲍俊萍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北市汐***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散热 风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散热风扇,特别是一种让散热风扇侧墙具有散热功效的散热风扇。
背景技术
电子装置因内部元件运作时,易产生大量热能,为确保元件的运作正常,需设置散热装置,将多余热能释放到电子装置外。随着科技进步,可携式电子产品,如:笔记型计算机,越来越趋向于轻量化及薄型化,以符合使用者便于携带的需求,然而随着笔记型计算机渐趋小型化的趋势,散热的问题更显得重要,因为笔记型计算机内部的组成元件固定,包含有主机板、中央处理器、硬盘、存储器、处理芯片等,在高频运作下,必然会产生高热,但因为笔记型计算机整体尺寸的缩小,使得笔记型计算机内部的散热空间受到限制。
因此有必要一种新的散热风扇,通过改变风扇侧墙的结构,将热引导到侧墙辅助散热,来增加散热风扇的散热面积与散热效率,以解决轻薄型笔记型计算机内部的散热空间不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风扇,让散热风扇侧墙具有散热功效。
为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散热风扇,包括一基座、一风扇组件、一散热件、一热管、及至少一散热垫,其中风扇组件包括U型侧墙、风扇主体。U型侧墙包括一开口及至少一容置槽,U型侧墙的一端连接基座,风扇主体置于U型侧墙内,该至少一容置槽与U型侧墙连接且靠近开口。散热件设于基座且靠近开口,热管设于基座且靠近开口。该至少一散热垫置于该至少一容置槽,并接触热管及/或基座以辅助散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其中U型侧墙更包括多个容置槽以容置多个散热垫,且U型侧墙包括两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其中多个容置槽分别设于两第一侧壁且靠近热管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其中热管夹设于至少一散热垫与承载面的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至少一散热垫为多个散热垫,至少一容置槽为多个容置槽,U型侧墙包括两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其中多个容置槽分别设于两第一侧壁并靠近热管,且各散热垫容置于各容置槽。
其中,该基座更包括一承载面,其中该热管与该基座连接于该承载面,且该至少一散热垫接触并压迫该承载面。
其中,该基座更包括一承载面,其中该热管夹设于该至少一散热垫与该承载面之间。
其中,该至少一散热垫为多个散热垫,该至少一容置槽为多个容置槽,该U型侧墙包括两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其中该多个容置槽分别设于该两第一侧壁并靠近该热管,且各该散热垫容置于各该容置槽。
其中,该基座更包括一承载面,其中该热管与该基座连接于该承载面,且该多个散热垫的其中之一接触并压迫该承载面。
其中,该基座更包括一承载面,其中该热管夹设于该多个散热垫的其中之一与该承载面之间。
其中,该风扇组件更包括一盖合件,其中该盖合件连接该风扇主体,且该盖合件与该U型侧墙的另一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散热风扇,可让散热风扇侧墙具有散热功效。本实用新型的散热风扇将散热垫与容置槽设于侧墙且靠近热管,可以将热传导到侧墙与基座。
借此,本实用新型在U型侧墙靠近热管处加设了能接触热管及/或基座的散热垫,以增加散热面积;此外,热管亦可夹设于散热垫与承载面之间,以增加散热效率,加强导热效果。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散热风扇的一实施例的结构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散热风扇的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散热风扇的另一实施例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散热风扇的又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1、1a、1b散热风扇 10基座
20风扇组件 21U型侧墙
211开口 212第一侧壁
22风扇主体 213、213a容置槽
23盖合件 30散热件
40热管 50、50a散热垫
60连接部 11承载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宏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宏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1309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插件机的进料检测机构
- 下一篇:切换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