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舰载机助升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13247.4 | 申请日: | 2013-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280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李军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军红 |
主分类号: | B64C15/00 | 分类号: | B64C15/00;B64D45/06 |
代理公司: | 岳阳市大正专利事务所 43103 | 代理人: | 龚正初 |
地址: | 414003 湖南省岳阳市***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舰载 升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舰载机助升降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舰载机起飞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蒸汽弹射起飞:蒸气弹射器体积庞大,工作时要消耗大量蒸汽,功率浪费严重 只有约6%的蒸汽被利用。为制造和输送蒸汽,航母要备有海水淡化装置、大型锅炉和无数管线,维护工作量大。二是滑跃起飞:舰载机起飞时的重量不如蒸汽弹射起飞,使得舰载机的载油量、载弹量、航程以及作战半径等受到一定的制约。
目前舰载机降落方式:舰载机开启发动机以一定的速度降落,伸出尾钩钩住拦阻索,如未钩住拦阻索必须加速复飞,这种降落方式着舰率低,安全风险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舰载机助升降装置。通过增加喷气装置辅助舰载机起飞无需采用蒸汽弹射起飞,使舰载机采用滑跃起飞或水平起飞。起飞时原舰载机起飞方式不变,通过本助升降装置可增加起飞动力,实现舰载机短距起飞。舰载机降落时,通过本助升降装置调节飞行速度和下沉速度,实现舰载机低速降落,与传统高速降落方式相反,实现安全、低速降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在舰载机上设置气源、储气罐和喷气箱。气源通过输气钢管与储气罐连接;储气罐通过输气钢管与喷气箱连接;储气罐的气源来自空气压缩机或液态气体储罐。具体技术方案是:一种舰载机助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主要由气源、储气罐、输气钢管、压力控制阀、安全阀、五通仪表调节组合阀和喷气箱组成;气源通过输气钢管和压力控制阀连接储气罐,储气罐上设有鞍座和安全阀;储气罐通过输气钢管与喷气箱连接;喷气箱内设有五通仪表调节组合阀。
所述的气源来自空气压缩机或液态气体储罐。
所述的喷气箱为4个,分别设置在舰载机的机身下方。
所述的五通仪表调节组合阀由阀体、仪表调节阀和鞍座组成,通过鞍座设置在喷气箱内,仪表调节阀连接阀体并通过喷气管与喷气箱开口连接。
本实用新型是舰载机的一种助升降辅助装置,可辅助舰载机起降,确保舰载机安全可靠的起飞和降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喷气箱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五通仪表调节组合阀示意图。
图中:1、气源;2、压力控制阀;3、储气罐;4、鞍座;5、安全阀;6、输气钢管;7、喷气箱;8、阀体;9、仪表调节阀;10、喷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由气源1、压力控制阀2、储气罐3、安全阀5、输气钢管6、喷气箱7、五通仪表调节阀组成;气源由空气压缩机或液态气体储罐供给,储气罐通过鞍座4设置在舰载机内,喷气箱设置在舰载机机身底部,五通仪表调节阀设置在喷气箱内,其阀体8通过鞍座用螺栓固定,其喷气管10连接仪表调节阀9和喷气箱箱体并与喷气箱开口焊接。
本实用新型的操作流程如下:
1、辅助降落
1-1利用舰载机向前下方喷气原理降落:飞行员通过机载雷达或降落目标雷达信息反馈确认舰载机高度和速度,飞行员打开设置在操作仪表盘上的喷气阀开关,舰载机向前下方喷气调节下沉速度和前进速度,使舰载机到达目标降落区域时下沉速度和前进速度处于低速状态,实现平稳安全降落。
1-2利用舰载机向正下方喷气原理降落:飞行员通过机载雷达或降落目标雷达信息反馈确认舰载机高度和速度,飞行员打开设置在操作仪表盘上的喷气阀开关舰载机向正下喷气调节下沉速度,舰载机前进速度通过无动力飞行自然减速(通过飞行距离和飞行速度计算)。使舰载机到达目标降落区域时下沉速度和前进速度处于低速状态,实现平稳安全降落。
2、辅助起飞
利用舰载机向后下方喷气原理辅助加速起飞:舰载机原起飞操作流程不变,初始阶段飞行员打开喷气阀舰载机向正后方喷气以便获得向前的推力,舰载机飞行一定距离和到达一定速度时,关闭向正后方喷气阀,开启后下方喷气阀以便获得向前的推力和向上升力辅助舰载机起飞。
3、利用舰载机向下方喷气原理进行飞行姿态调整:飞行员可通过对喷气阀开关来调整飞机空中飞行姿态。
4、利用1和3两种喷气喷气原理亦可用于舰载机紧急避险:舰载机遇紧急情况飞行员可开启喷气阀使舰载机实现安全低速、平缓降落,避免飞机硬着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军红,未经李军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1324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