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力自控翻板闸门及蓄水坝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13887.5 | 申请日: | 2013-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296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吴晓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晓峰 |
主分类号: | E02B7/40 | 分类号: | E02B7/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4006 浙江省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力 自控 闸门 蓄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设计水利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在蓄水坝上的水力自控翻板闸门。
背景技术
水坝闸门是蓄水坝进行蓄水与泄水的必不可少的构件。
现在技术中的水力自控翻板闸门,是一种弧形轮连杆式水力自控翻版闸门,弧形轮上有凹槽,当水位超过蓄水设计水位时,水力自控翻版闸门上部水推力产生的扭拒大于支点下部水推力所产生的扭拒,通过导板在弧度轮内上下滑动使闸门板和支腿绕支点产生翻转,从而控制闸门开启。当水位下降,低至设计水位时,闸门板和支腿因支点两侧的策略力矩不同,使闸门板和支腿绕支点向反方向翻转,将闸门关闭;这样闸门便可以实现自动开启和关闭的工作。
但是,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以下缺点:
1、由于导板装于支腿后部,闸门开闭时重力受力点集中在导板上,在现有的设计中,导板是卡接在弧形轮槽内运动,不但空间有限,而且导板较窄在弧形轮内滑动时,在长期使用中,由于受力点基本集中在导板上,因此将导致支腿水泥开裂,影响闸门的安全运行;
2、由于河道中杂物较多,导板和弧形轮间的缝隙较小,容易被水草、杂物卡塞而无法正常开启,当造成水压过大时,甚至将闸门毁 坏;而且杂物的卡塞也会导致闸门关闭不严,不能达到蓄水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旨在于提供一种水力自控翻板闸门,通过设置限位连杆与大连杆的滑动连接,从而将集中的受力点分散在支腿与支墩上,使闸门不会因受力不均而被破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水力自控翻板闸门,所述闸门包括设置在蓄水坝堰顶的支墩,以及与所述支墩活动连接的支腿,所述支墩设有弧形轮,所述支腿设有与所述弧形轮连接的滑槽,还设有限位连杆与大连杆,其中,所述限位连杆两端分别铰接于所述弧形轮与所述支腿,所述限位连杆在靠近支腿一端设有限位槽;所述大连杆一端铰接于所述支墩上,另一端滑动连接于所述限位槽中。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为了避免河道内杂物卡塞现象的发生,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弧形轮嵌入所述滑槽中上下滑动。
作为一种应用,在蓄水坝上,设置若干个由本实用新型组成的闸门。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在于:
1、能有效解决长期使用中导板过窄,受力点过于集中造成支腿水泥开裂的难题;
2、杜绝了被河道内杂物卡塞的问题,确保水力自控翻板闸门使用的安全性;
3、本实用新型制作简单,结构对称,安装方便,减少清理及维修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滑槽与弧形轮局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打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能作为对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水力自控翻板闸门,所述闸门包括设置在蓄水坝堰顶的支墩1,以及与所述支墩1活动连接的支腿2,所述支墩1上设有弧形轮11,所述支腿2设有与所述弧形轮11连接的滑槽21,所述闸门还设有限位连杆3与大连杆4,其中,所述限位连杆3两端分别铰接于所述弧形轮11与所述支腿2,所述限位连杆3在靠近所述支腿2一端设有限位槽31;所述大连杆4一端铰接于所述支墩1上,另一端滑动连接于所述限位槽31中。
如图2所示,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为了避免河道内杂物卡塞现象的发生,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弧形轮11嵌入所述滑槽21中并相对于滑槽21上下滑动。
本实用新型安装在蓄水坝的堰顶,当需要泄水时,所利用的是水的压力对支腿2的作用,具体地说,当水位超过预设的位置,在水压的作用下,支腿2逐渐向支墩1翻转,此刻,设置在支墩1上的弧形轮11沿设置在支腿2上的滑槽21向上滑动,同时也带动限位连杆3沿弧形轮11向上转动,由于限位连杆3设有限位槽31,此时,连接在限位槽31中的大连杆4也同时在限位槽31中向上滑动,最终实现整个闸门自动开启;当关闭时,水位低于预设位置,闸门按照上述步骤反方向实现,闸门将自动关闭。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作为一种具体的应用,在蓄水坝上,设置若干个由本实用新型组成的闸门,便可实现蓄水与泄水的控制。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变形,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变形都应该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晓峰,未经吴晓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1388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起重机吊运车中的吊升绳索装置
- 下一篇:电梯结构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