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摆臂式摇床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13962.8 | 申请日: | 2013-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831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建浩 |
主分类号: | A47C17/04 | 分类号: | A47C17/04;A47C17/8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董惠石 |
地址: | 4671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摆臂式摇床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具领域,特别是一种摆臂式摇床。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为人们提供睡眠帮助的床包括床腿、床框、床板、床头、床垫等部件,一般床腿和床框之间采用固定连接,床框和床垫不会相对于地面移动。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求新求变的心理对床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床在满足辅助睡眠的同时能够更有趣味,为生活增添色彩。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的床的床框不能移动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摆臂式摇床。该摆臂式摇床能够使床框和床板左右来回摆动,在满足人们睡眠需求的同时还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乐趣。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摆臂式摇床,包括床框和设置在床框下方的多个床腿,床框和床腿之间通过能够使床框摇摆的摇摆机构连接,摇摆机构包括摆臂和支架,支架的一端与床框固定连接,支架的另一端与摆臂的一端转动连接,摆臂的另一端与床腿转动连接。
在水平方向上,摆臂设置在床腿和支架之间。
支架的上端与床框固定连接,支架的下端与摆臂的下端转动连接,摆臂的上端与床腿的上端转动连接。
支架的另一端与摆臂的一端通过轴和轴承转动连接。
轴承设置于支架的另一端内。
摆臂的另一端与床腿通过轴和轴承转动连接。
轴承设置于床腿内。
床框的一端设置有床头。
床框的摇摆方向垂直于床头到床尾的方向。
床框上设有床板,床腿与床腿之间通过支管连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摆臂式摇床能够使床框和床板左右来回摆动,在满足人们睡眠需求的同时还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乐趣,适用于家庭,宾馆,休闲场所等休闲睡眠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摆臂式摇床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图1是摆臂式摇床的立体图。
图2是摇摆机构与床腿和床框连接关系的示意图。
其中1.床框,2.床腿,3.摇摆机构,31.摆臂,32.支架,4.轴,5.轴承,6.床头,7.床尾,8.床板,9.支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摆臂式摇床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一种摆臂式摇床,包括床框1和设置在床框1下方的多个床腿2,床框1和床腿2之间通过能够使床框1摇摆的摇摆机构3连接,摇摆机构3包括摆臂31和支架32,支架32的一端与床框1固定连接,支架32的另一端与摆臂31的一端转动连接,摆臂31的另一端与床腿2转动连接,如图1、图2所示。
由于设置了摇摆机构3,床框1就可以相对于床腿2来回摆动,将摇摆机构3设置在不同的位置可以实现床框1不同方向的来回摆动,如将摇摆机构3分别放置在床腿2朝向床头一侧和床尾的另一侧,则可以实现床框1的左右摆动,如果将摇摆机构3分别放置在床腿2朝向床框的左右两侧,则可以实现床框1的前后摆动。
具体的,如图2所示,在水平方向上,摆臂31设置在床腿2和支架32之间。支架32的上端与床框1固定连接,支架32的下端与摆臂31的下端转动连接,摆臂31的上端与床腿2的上端转动连接。
为了使床框1摇摆得平稳无噪声,支架32的另一端与摆臂31的一端通过轴4和轴承5转动连接。轴承5设置于支架32的另一端内。如支架32的下端与摆臂31的下端通过轴4和轴承5转动连接,轴承5设置于支架32的下端的轴承室内,并用螺钉和轴承盖固定。
同样,摆臂31的另一端与床腿2通过轴4和轴承5转动连接。轴承5设置于床腿2内。如摆臂31的上端与床腿2的上端通过轴4和轴承5转动连接。轴承5设置于床腿2的上端的轴承室内,并用螺钉和轴承盖固定。
床框1的一端设置有床头6。床框1的摇摆方向垂直于床头6到床尾7的方向,即可以理解为在本实施例中,当用户躺在该摆臂式摇床上时,该摆臂式摇床可以使用户左右摇摆。
另外,床框1上设有床板8,床腿2与床腿2之间通过支管9连接固定。
该摆臂式摇床能够使床框和床板左右来回摆动,在满足人们睡眠需求的同时还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乐趣,适用于家庭,宾馆,休闲场所等休闲睡眠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不能以其限定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所以其等同组件的置换,或依本实用新型专利保护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与修饰,都应仍属于本专利涵盖的范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建浩,未经李建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1396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利工程上的防渗止水结构
- 下一篇:用于使用自由旋转球进行锻炼的装置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