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注塑模具的浇口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14117.2 | 申请日: | 2013-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495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陈晓冬;陈处兵;黄云洁;杜绍影 | 申请(专利权)人: | 延锋伟世通金桥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7 | 分类号: | B29C45/27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邓琪 |
地址: | 201206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注塑 模具 浇口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注塑模具的浇口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注塑模具在生产例如含玻纤增强材料产品的过程中,常使用侧浇口、点浇口等常规浇口结构。为了减小浇口处的剪切效应,保证玻纤在产品中的均匀分布,从而避免产品出现较大的变形、翘曲,通常采用单一的增大浇口厚度的方式,最大浇口厚度为0.6-0.7倍的产品壁厚,因为过厚将导致产品的外观面出现缩印等缺陷。但是,单一的增大浇口厚度将使得玻纤的分布均匀性不能达到最合理的状态,如图1和2所示,侧浇口6’布置在定模板1’和动模板2’之间的且靠近模具型腔3’的位置,即,设置在产品8’的邻近其一端部的内置面上。当玻纤流料通过侧浇口6’沿箭头方向进入模具型腔3’时,需先冲破靠近动模板2’一侧的固化层4’,从而容易导致非固化层5’前端的玻纤分布混乱,造成产品8’出现变形、翘曲等缺陷。同时,由于玻纤流料对模具本身有一定的腐蚀作用,因而在侧浇口6’处容易造成模具的型面腐蚀下凹,从而导致产品出现外观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以改变流料进入方向的注塑模具的浇口结构,以避免出现流料分布不均以及流料对模具产生腐蚀作用所造成的产品外观缺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注塑模具的浇口结构,该模具包括相对设置的定模板和动模板,且该定模板与动模板之间形成有一模具型腔,其中,该浇口结构包括一进浇口段以及一连通在所述进浇口段与所述模具型腔的一端之间的延伸段,且所述延伸段与所述模具型腔大小匹配且轴向对齐。
进一步地,所述进浇口段与所述延伸段相互垂直。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与模具型腔大小匹配且轴向对齐的延伸段,改变了流料的进入方向,使得流料在进入模具型腔时不用冲破固化层,从而不会造成非固化层前端的流料分布混乱,从而可以在产品内部更加均匀地分布且取向一致。此外,由于增加了该延伸段,即使流料在延伸段处对模具型面产生了腐蚀作用,也不会影响产品的外观,因为该延伸段最后会除去,不会对产品产生任何影响。而且,在产品脱模时,增加的延伸段相当于延长了修剪空间,更加便于产品的修剪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侧浇口结构的位置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的侧浇口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注塑模具的浇口结构的位置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注塑模具的浇口结构的局部剖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予以详细描述,使能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功能、特点。
图3和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注塑模具的浇口结构的一个实施例,该模具包括相对设置的定模板1和动模板2,且该定模板1与动模板2之间形成有一模具型腔3,其中,该浇口结构包括一进浇口段9以及一连接在所述进浇口段9与所述模具型腔3的一端之间的延伸段7,且所述延伸段7自所述模具型腔3轴向向外延伸并与该模具型腔3大小匹配,即,延伸段7与注塑成型的产品8壁厚相等且轴向对齐。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进浇口段9相对于所述延伸段7垂直设置。
如图4所示,由于流料从产品8的一侧沿箭头方向注入,使得流料在进入模具型腔3时不会冲破固化层4,从而不会导致非固化层5前端的流料分布混乱,而且不会造成产品8的外观面和内置面有注塑的流痕,因此,使得产品8的表面光滑、平整,保证了产品8的外形美观。
为了便于理解,将延伸段7与产品8的连接部分定义为虚浇口10,将进浇口段9与延伸段7的连接部分定义为实浇口11,则通过调整虚浇口10或实浇口11的厚度(即沿模具型腔长度方向的厚度),便可增加本实用新型的工艺调整空间,从而为改善材料、模具以及设备波动所造成的产品缺陷提供优势。
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果不设置延伸段7,则进浇口段9将与产品8直接垂直相连,导致流料会对进浇口段9与产品8的连接处进行冲击,从而带来腐蚀该连接处的模具型面的问题,进而造成此处的产品多胶或者飞边。当增加了延伸段7之后,即使流料在延伸段7处对模具型面产生了腐蚀作用,也不会影响产品8的外观,因为该延伸段7最后会除去,不会对产品8产生任何影响。
此外,如果不设置延伸段7,则进浇口段9将与产品8直接垂直相连,此种形式的浇口结构不容易修除,产品8在修剪后也容易有损伤,即,会给最后产品脱模时带来困难。当增加了延伸段7之后,相当于延长了修剪空间,更加便于产品8的修剪操作。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即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申请的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等效变化与修饰,皆落入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延锋伟世通金桥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未经延锋伟世通金桥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1411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螺杆挤出机
- 下一篇:陶瓷连锁瓦坯瓦制作模具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