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支点处底板加固的连续钢箱梁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14331.8 | 申请日: | 2013-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623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05 |
发明(设计)人: | 方桂芬;吴少海;郑继平;张小坤;白全安;唐英;殷俊章;王国栋;邓创成;赵会平;王辉;曹秀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04 | 分类号: | E01D2/04 |
代理公司: | 西安新思维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61114 | 代理人: | 李罡 |
地址: | 710043***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支点 底板 加固 连续 钢箱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桥梁结构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支点处底板加固的连续钢箱梁。
背景技术
在连续钢箱梁支点处,桥梁上缘受拉,下缘受压。钢材在受拉状态下能充分发挥材料性能;而在受压状态,混凝土较钢材能充分发挥材料性能。在连续钢箱梁支点附近,下翼缘压应力较大,下缘底板较薄,钢板容易发生局部屈曲。通常情况下,为了使结构不发生局部屈曲,会加大钢板厚度,但却增加了全桥的用钢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有效改善连续钢箱梁支点处局部受压性能的支点处底板加固的连续钢箱梁。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支点处底板加固的连续钢箱梁,包括顶板、底板和两侧的腹板,各板内侧均焊接有纵向加劲肋,顶板两侧延伸有翼缘,其特征在于:
位于支点处的底板区域设置剪力钉,并灌注C50无收缩混凝土。
所述的剪力钉垂直焊接于底板内侧、腹板内侧的底部和底板纵向加劲肋上。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结合钢箱梁的受力特点,充分发挥了钢材和混凝土的材料性能。
2)减小了支点处用钢量。
由于截面下缘受压,为了防止钢板在较大的压应力下屈曲失稳,通常做法为加大相应位置处钢板厚度,这势必增加用钢量。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底板上填充C50无收缩混凝土,使下缘底板与混凝土有机的结合为一体,共同受力,下缘钢板的屈曲失稳问题得到解决,有效降低了钢板厚度,从而减少了全桥的用钢梁。
3)有效改善支座处应力分布。
在支座附近,由于支座的支撑作用,会对结构产生局部复杂的应力集中现象,这对钢材的受力是非常不利的,在底板支座附近灌混凝土,能有效扩散支座应力,使钢板的受力趋于均匀合理。
4)施工方法简单。
由于有钢箱梁作为依托,无需设置模板,施工时操作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立面布置图。
图2是横断面图。
图3是平面布置图。
图中,1-顶板,2-底板,3-腹板,4-横隔板,5- C50无收缩混凝土,6-剪力钉,7-顶板纵向加劲肋,8-腹板纵向加劲肋,9-底板纵向加劲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一种支点处底板加固的连续钢箱梁,在钢箱梁工厂节段拼装时,在桥梁支点处梁段底板及纵向加劲肋上焊连剪力钉,钢箱梁施工完成后,通过进人洞进入箱梁内部,灌注该处C50无收缩混凝土。
具体结构为:
设置有顶板1、底板2和两侧的腹板3,组成闭合的矩形空腔。各板内侧均焊接有纵向加劲肋,顶板1两侧延伸有翼缘。腹板3内侧设置有腹板纵向加劲肋8,为板形加劲肋;底板2内侧设置有底板纵向加劲肋9,为T型加劲肋;顶板1内侧设置有顶板纵向加劲肋7,为T型加劲肋;与轨道相对应的位置处的顶板1内侧设置有大纵肋,为T型加劲肋。所有加劲肋与钢箱梁内侧采用焊接方式连接。连续钢箱梁的空心腔内,环周设置多道横隔板4,间隔2m。位于支点处的底板2区域设置剪力钉6,并灌注C50无收缩混凝土5,使下缘底板与混凝土有机的结合为一体,共同受力。其中,剪力钉6垂直焊接于底板2内侧、腹板3内侧的底部和底板纵向加劲肋9上。
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不限于实施例所列举,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过阅读本实用新型说明书而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采取的任何等效的变换,均为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1433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江河漂浮垃圾拦截收集系统
- 下一篇:一种蜂窝纸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