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滑移装载机中工作机构的机械操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14448.6 | 申请日: | 2013-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143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孙丰涛;许风华;孙国栋;史彩敬;范国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安海松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F3/42 | 分类号: | E02F3/42 |
代理公司: | 泰安市泰昌专利事务所 37207 | 代理人: | 姚德昌 |
地址: | 2710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滑移 装载 工作 机构 机械 操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滑移装载机的操纵装置,尤其涉及滑移装载机中工作机构的机械操纵装置。
背景技术
滑移装载机的机械操纵方式为:左右手柄的前后扳动控制整机的前进、后退、转向,即控制整机的行走动作,左右手柄的左右扳动分别控制工作臂的举升和铲斗的收斗、卸料,即控制整机工作机构的动作。目前滑移装载机的机械操纵都是用金属拉杆连接操纵手柄和液压元件的操纵杆,从而将阀芯的前后移动转换为操纵手柄的左右摆动来实现的,并同时达到减小操纵力,加大操纵行程的目的。这种传统的机械操纵方式,需要经过各级拉杆连接,具有以下缺点:
(1)结构复杂,安装、调试、维修困难;
(2)各级拉杆连接的累计间隙大,造成操纵手柄的操纵空行程大,操纵不舒适,不符合人机工程学原理;
(3)由于以上两个原因的存在,操纵的可靠性不高,有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会造成操纵不到位或无法操纵的现象;
(4)因结构复杂,制造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以上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安装、调试、维修方便,可靠性好,操纵符合人机工程学原理的滑移装载机中工作机构的机械操纵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滑移装载机中工作机构的机械操纵装置,包含有左行走轴杆焊合、右行走轴杆焊合、左行走轴套焊合、右行走轴套焊合、左操纵杆、右操纵杆、左操纵杆上座、右操纵杆上座、左推拉软轴、右推拉软轴、左操纵手柄、右操纵手柄、左泵拉杆、右泵拉杆、多路阀、多路阀连接件、软轴过线板,所述多路阀连接件安装在多路阀的操纵螺杆上,所述右推拉软轴和左推拉软轴一端的芯杆经连接叉用销轴与多路阀连接件连接,右推拉软轴和左推拉软轴此端的外套固定在软轴过线板上,软轴过线板与多路阀固定在车体焊合的多路阀固定板上;
所述右推拉软轴另一端的芯杆经连接叉与右轴套焊合的支板用销轴连接在一起,所述右推拉软轴此端的外套用螺纹固定在右操纵杆上座上,右轴套焊合通过轴承支撑在右操纵杆上座的中心轴上,右轴套焊合的支轴上安装有右操纵手柄,右操纵杆上座螺纹安装在右操纵杆上,右操纵杆通过下端的安装板安装在右行走轴套焊合上,右行走轴套焊合用轴承支撑在右行走轴杆焊合上,右行走轴杆焊合通过端部的焊接固定板安装在车架上,右行走轴套焊合的内端连接有右泵拉杆;
所述左推拉软轴另一端的芯杆经连接叉与左轴套焊合的支板用销轴连接在一起,所述左推拉软轴此端的外套用螺纹固定在左操纵杆上座上,左轴套焊合通过轴承支撑在左操纵杆上座的中心轴上,左轴套焊合的支轴上安装有左操纵手柄,左操纵杆上座螺纹安装在左操纵杆上,左操纵杆通过下端的安装板安装在左行走轴套焊合上,左行走轴套焊合用轴承支撑在左行走轴杆焊合上,左行走轴杆焊合通过端部的焊接固定板安装在车架上,左行走轴套焊合的内端连接有左泵拉杆。
本实用新型主要通过推拉软轴将多路阀上的操纵件即多路阀连接件与手柄处的轴套焊合连接在一起,取消了传统机械操纵上常用的金属螺纹拉杆和关节轴承连接的形式,同时省略了为了通过金属拉杆设置的过渡轴套,这样就使得结构简化,成本低廉,同时减小了操纵间隙的存在,因而减小了操纵的空行程,降低了操纵者劳动强度;
本操纵机构中受力比较大的部位全部靠销轴连接,取消了传统上使用的弹性销或锥度连接传动转矩的情况,所以,操纵力矩的传递可靠,不会在操纵过程中出现操纵失效的现象;
通过调整推拉软轴外套在软轴过线板的前后位置即可调整操纵手柄的中位位置,而不是象传统的拉杆连接方式,需调节相关几根拉杆的长度来调整,并往往是这边调好,那边又出现新问题,顾此失彼;通过调整多路阀侧推拉软轴芯杆与多路阀阀芯的平行即可保证操纵的顺畅,而不出现卡滞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是推拉软轴与软轴过线板固定的结构示意图;
图3所示是操纵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安海松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泰安海松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1444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皮带输送机托辊
- 下一篇:输送待除尘气体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