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公差和极限偏差查询仪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15149.4 | 申请日: | 2013-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803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徐建高;刘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G06C3/00 | 分类号: | G06C3/00 |
代理公司: | 淮安市科翔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10 | 代理人: | 韩晓斌 |
地址: | 223005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公差 极限 偏差 查询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计与制造领域中的公差查询仪,具体涉及国家标准(GB1800-79、GB1801-79)及国际上常用的其他相关标准(DIN ISO286-2、JP JIS B0401-2、RU25346-89)中的圆柱配合公差和极限偏差查询仪。
背景技术
对于机械设计、机械加工、模具设计、数控加工等机械行业人员从业过程中,都需要查询国家标准(GB1800-79、GB1801-79)及国际上常用的其他相关标准(DIN ISO286-2、JP JIS B0401-2、RU25346-89)中的长度公差值和基本偏差、圆柱配合中的孔和轴的标准公差等级与极限偏差。由于国家标准及国际上其他常用的相关标准中的公称尺寸分级、公差精度等级、基本偏差的种类很多,造成各个标准中的数据庞大,机械设计和制造从业人员查询起来需要备齐相关的标准资料和手册,查询效率低下,且容易造成查询错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范围广、简单快捷、便于携带的公差和极限偏差查询仪,该查询仪可以直接查找公差和极限偏差,无需准备齐相关标准和手册,提高查询效率,降低误差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公差和极限偏差查询仪包括壳体、转动短销轴、被动辊筒、转动长销轴、张紧扭簧、被动齿轮、过渡齿轮、过渡轮销轴、旋钮、压紧弹簧、主动齿轮、透明面板、数据带、数据表;主动辊筒、被动辊筒的两端分别经转动短销轴、转动长销轴平行安装在壳体内,被动辊筒上经张紧扭簧安装被动齿轮,主动辊筒上经压紧弹簧安装主动齿轮,主动辊筒上安装旋钮,旋钮位于壳体外,在两转动长销轴之间的壳体上安装两个过渡轮销轴,过渡齿轮安装在过渡轮销轴上,主动齿轮经过渡齿轮啮合被动齿轮,数据带用“8”字形的布置方式粘连在主动辊筒和被动辊筒的圆周向,数据表粘连在透明面板上,透明面板安装在壳体上,整体构成公差和极限偏差查询仪。
其中,数据带为长条带体,将所有要查询的标准中的公差精度等级、基本偏差、极限偏差的数据印刷在长条带体的正反两面,长条带体的反面印刷轴的公差和极限偏差数据,长条带体的正面印刷孔的公差和极限偏差数据。
其中,透明面板的数据表显示的是轴的公差带和孔的公差带,轴的公差带在上方,孔的公差带在下方,数据表的中间设显示窗。
根据要查询的孔或轴的公称尺寸、基本偏差及精度等级,首先确定公差查询仪的透明面板上的轴的公差带的位置(在公差查询仪的上方)、孔的公差带的位置(在公差查询仪的下方),转动旋钮,带动数据带移动,找到要查公差的基本偏差及精度等级的那一行;然后沿着横向查找的公称尺寸的那一列,横行竖列交汇的数据带对应的数据就是要查的极限偏差;最后,用上偏差减去下偏差就是公差值。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公差和极限偏差查询仪使用范围广,适合于机械设计与制造整个领域的从业人员;2、覆盖面广,国家标准(GB1800-79、GB1801-79)和其他常用标准中的公称尺寸(0~500mm)以内的所有分级、基本偏差从A~Zc孔的28个级别和a~zc轴的公差28个级别的公差和极限偏差一应俱全;3、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操作方便,外观尺寸小,便于携带,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和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公差查询仪三维模型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公差查询仪面板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公差查询仪数据带正反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公差查询仪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转动短销轴,3被动辊筒,4转动长销轴,5张紧扭簧,6被动齿轮,7过渡齿轮,8过渡轮销轴,9旋钮,10压紧弹簧,11主动齿轮,12透明面板,13主动辊筒,14数据带,15数据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1514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