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自动提鱼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15181.2 | 申请日: | 2013-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822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8 |
发明(设计)人: | 唐国盘;黄安群;秦改晓;程璞;李婉涛;肖曙光;邢启银;王宇峰;黄安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 |
主分类号: | B65G67/04 | 分类号: | B65G67/04 |
代理公司: | 郑州市华翔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2 | 代理人: | 张爱军 |
地址: | 450046 河南省郑州市郑东***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自动 提鱼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渔业技术领域中的辅助工具,具体涉及一种全自动提鱼机。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力劳动成本的加大,促使人们对自动化装置的研究越来越多。目前在渔业领域生产过程中,从池塘到运鱼车上操作步骤如下:由两人将挑选好的鱼从池塘抬到岸上进行过称,再由此二人抬至运鱼车附近,由于地面离车顶较高,此二人一次性抬不到车顶,需要在车体中间搭建一平台,需另外两人在此接力才能抬至运鱼车顶部,将鱼倒入运鱼车箱体中。此过程的完成至少需要6个人,如果一次性拉鱼较多(如总数超过5000kg,且每次抬鱼重量在50-65kg,需要近100次的重复操作),6人的体力将远远跟不上,就需要8-10人来轮流完成此项工作。整个运输过程需要1分多钟时间来完成,鱼类离水时间越长,死亡几率就越大,随着抬鱼者体力的消耗,此过程会越来越慢。另外,在过称过程中,需要由买卖双方各出一人来计量数据,在近100次的重复操作记录过程中,难免产生记录错误,且数据难以复核,往往会产生不必要的纠纷。
经调查发现,现有生产中虽有自动化提鱼设备,但也仅保留在将鱼从池塘提升至车体顶部,且没称重、汇总及打印设备,没发现一款真正的全自动化运鱼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用来解决现有技术中运鱼过程中自动化程度低、人力消耗大和运输效率低下的问题,提供一款安装简单、单次运鱼重量大、减少劳动强度和减少鱼类死亡的全自动提鱼机。
技术方案:一种全自动提鱼机,包括一个固定在车箱一侧的支架,在支架的上端设置一个倾斜向下的导轨,在导轨上匹配安装有运鱼滑车,运鱼滑车与导轨滑动配合,在支架上固定有驱动电机以及蓄电池和控制开关,在支架上端或者导轨上端安装有导向滑轮,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卷扬机,卷扬机的拉绳绕过导向滑轮后与运鱼滑车固定。
在支架上端或者导轨上端设置有支撑平台,支撑平台上安置有称量装置。
所述导轨与支架之间固定连接,或者在导轨与支架之间设置旋转机构。
所述运鱼滑车包括输送台和支腿,上支腿的长度小于下支腿的长度,使输送台始终处于水平位,上支腿和下支腿的下端分别安装有滑轮,滑轮中部设置有可与导轨匹配安装的环形凹槽。
所述导轨为可伸缩的套管结构,并设置锁紧销。所述支架为可伸缩的套管结构,并设置锁紧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安装简单,该装置安装不到3min;携带方便,整个装置一人可轻松携带;单次运鱼重量大,一次运鱼重量在75-100kg;
本实用新型的单次运鱼时间短、能减少记录分歧,提升、称量及打印整个时间在1min内完成;由于整个过程时间较短,减少鱼类死亡几率;
本实用新型能降低人体劳动,只需一人即可完成抬、称、打印的整个过程;
与人工抬、称、记录相比,整个装置造价低廉;使用范围广泛,该装置使用水域范围较广,如运鱼车与池塘较远,该装置可直接置于岸上,将鱼运送至岸上,再运送至运鱼车箱体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固定式提鱼机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可旋转式提鱼机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可旋转式提鱼机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中标号1为车箱,2为支撑平台,3为称量装置,4为支架,5为驱动电机,6为导向滑轮,7为导轨,8为拉绳,9为运鱼滑车,10为支腿,11为滑轮,12为蓄电池,13为旋转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参见图1,一种全自动提鱼机,包括一个固定在车箱1一侧的支架4,在支架4的上端设置一个倾斜向下的导轨7,在导轨7上匹配安装有运鱼滑车9,运鱼滑车9与导轨7滑动配合,在支架4上固定有驱动电机5以及蓄电池12和控制开关,在支架4上端或者导轨7上端安装有导向滑轮6,所述驱动电机5的输出轴上安装有卷扬机,卷扬机的拉绳(如钢丝绳)8绕过导向滑轮6后与运鱼滑车9固定。在支架4上端或者导轨7上端设置有支撑平台2,支撑平台2上安置有称量装置3。
本实施如图1所述,导轨7与支架4之间固定连接。所述运鱼滑车9包括输送台和支腿10,上支腿的长度小于下支腿的长度,使输送台始终处于水平位,上支腿和下支腿的下端分别安装有滑轮11,滑轮11中部设置有可与导轨7匹配安装的环形凹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牧业经济学院,未经河南牧业经济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1518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解决氮化硅和镍硅化物界面剥落问题的工艺方法
- 下一篇:一种四连杆伸缩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