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硫化机囊筒升降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15458.1 | 申请日: | 2013-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016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李树盛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树盛 |
主分类号: | B29C35/02 | 分类号: | B29C35/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李悦;齐文剑 |
地址: | 15000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硫化 机囊筒 升降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升降机构,具体涉及一种硫化机囊筒升降机构。
背景技术
双模硫化机是一种轻卡胎生产设备,双模定型硫化机首先普遍应用的是机械式硫化机,采用曲柄齿轮—连杆(或称四连杆)结构,机构原理简单。在合模瞬间就加上合模力,以较小的电机功率可获得较大的合模力。合模以后电机不再工作,而合模力可始终保持到重新开模。
目前硫化机的囊筒升降,主要靠人工手动旋转转轴,通过链条传动,带动螺母转动,使囊筒升降。由于硫化机所处的工作环境较差,空气湿度较大,丝杆螺母轻易生锈,常会出现咬住现象。若要换一个胶囊,既费事又费力。在更换胶囊过程中,如囊筒下降不到位,内压一旦进进囊筒,可把轴承座压碎,这样就加大了维修量和维修用度。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硫化机囊筒升降机构,方便更换胶囊,节省维修时间,降低维修难度。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硫化机囊筒升降机构,包括囊筒、固定架及升降装置,所述固定架包括相横向支架和纵向支架,纵向支架下端垂直连接在横向支架的左端;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气缸、连动杆以及滑套;所述纵向支架的上端设有支撑架,升降气缸的上端连接在支撑架上;所述横向支架远离升降气缸的一端设置有与滑套相匹配的通孔,滑套安装在通孔中并可在通孔中上下滑动,所述囊筒下端连接一导杆,滑套上设有与导杆相匹配的导向孔,滑套通过导向孔套接在导杆上并可沿着导杆上下滑动;所述横向支架的中部设有一连接座,连接座的下端铰接在连动杆的中部,连动杆的一端铰接在升降气缸的下端,其另一端铰接在滑套的上;其还包括一用于滑套限位的限位座,限位座套接在滑套上并固定在横向支架上。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以下方案实现: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限位座包括限位底板和插销,所述限位底板通过插销固定在横向支架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导杆为螺纹杆,所述导向孔内壁设有与螺纹杆相匹配的内螺纹。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硫化机囊筒升降机构由升降气缸,通过连动杆带动滑套上下运动,使囊筒达到升降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使用方便,维修保养简便,更换胶囊迅速,达到了省时省力,进步生产效益的目的。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硫化机囊筒升降机构,包括囊筒10、固定架及升降装置,所述固定架包括相横向支架8和纵向支架1,纵向支架1下端垂直连接在横向支架8的左端;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气缸3、连动杆4以及滑套5;所述纵向支架1的上端设有支撑架2,升降气缸3的上端连接在支撑架2上;所述横向支架8远离升降气缸3的一端设置有与滑套6相匹配的通孔,滑套6安装在通孔中并可在通孔中上下滑动,所述囊筒10下端连接一导杆9,滑套6上设有与导杆9相匹配的导向孔,滑套6通过导向孔套接在导杆9上并可沿着导杆9上下滑动;所述横向支架8的中部设有一连接座5,连接座5的下端铰接在连动杆4的中部,连动杆4的一端铰接在升降气缸3的下端,其另一端铰接在滑套6的上;其还包括一用于滑套6限位的限位座7,限位座7套接在滑套6上并固定在横向支架8上。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以下方案实现: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限位座7包括限位底板和插销,所述限位底板通过插销固定在横向支架8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导杆9为螺纹杆,所述导向孔内壁设有与螺纹杆相匹配的内螺纹。滑套6的内螺纹与螺纹杆相匹配,可调节囊筒10上下位置,既安全又可靠。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树盛,未经李树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1545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适配性的顶针排气装置
- 下一篇:一种潮流温排水自动生成与监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