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阀体定位夹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15643.0 | 申请日: | 2013-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421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欧阳森;魏清亮;李诚浩;卜洪冠;翁启虎;陈颖侠 | 申请(专利权)人: | 湛江德利化油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3/06 | 分类号: | B23Q3/06;B25B1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李国钊 |
地址: | 524043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阀体 定位 夹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夹紧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阀体定位夹紧装置。
背景技术
中国的汽车业正在高速发展,产品更新和改进非常快,设计理念不断的更新。汽车零部件设计也日新月异,给零部件的加工带来很大的挑战。有的零件加工时,有其特别的要求,例如在加工相关连的部位时,需要一次性装夹,由于加工部位所在的方向都不一致,这个时候需要选择合理的夹紧方式。可见,为了适应不同的零部件加工过程的夹紧需求,对夹紧装置的合理设计及对部分零部件设计针对性夹紧装置就十分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阀体定位夹紧装置,其结构独特,操作简单,可自调整达到平衡状态,稳定夹紧阀体。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阀体定位夹紧装置,包括:
一底座,所述底座上垂直设置一支撑柱;
一横杆,所述横杆的第一端铰接在所述支撑柱上;
一活动支撑杆,所述活动支撑杆的下端铰接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活动支撑杆的中部对应横杆的第二端设置一纵向的槽形开孔;所述活动支撑杆的上端端面贯设一与槽形开孔连通的螺纹孔;
一压紧杆,所述压紧杆的中部设置一铰接部,所述压紧杆通过铰接部铰接在所述横杆的下侧;及
一压紧螺钉,所述压紧螺钉旋入所述螺纹孔中。
作为优选,所述铰接部上端面为弧面;所述横杆下侧表面对应铰接部凹陷设置一铰接凹部,所述铰接凹部的顶面为弧面,所述压紧杆通过铰接部铰接在所述铰接凹部中。
作为优选,所述压紧杆的第一端设置一压头,所述压紧杆的第二端设置一垂直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端部设置一压板。
作为优选,所述压头为铜头。
作为优选,所述底座上对应压紧杆设置有若干个定位销座及定位座,另外还配置有独立 于底座的定位销及定位柱。
作为优选,所述压紧螺钉上设置有一与其垂直的手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能自动调整达到平衡状态,很好的避免压偏、压不稳阀体的问题,提高了加工中心带的加工状态稳定性。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底座;11—支撑柱;2—横杆;21—铰接凹部;3—压紧杆;31—铜头;32—压板;33—铰接部;4—活动支撑杆;41—压紧螺钉;411—手柄。
现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阀体定位夹紧装置,主要包括底座1、横杆2、活动支撑杆4及压紧杆3。
底座1上垂直设置一支撑柱11,横杆2的第一端铰接在支撑柱11上端。与支撑柱11相对的另一侧的底座1上设置一定位台,活动支撑杆4的下端铰接在定位台上;在活动支撑杆4的中部对应横杆11的第二端设置一纵向的槽形开孔;活动支撑杆4的上端端面贯设一与槽形开孔连通的螺纹孔,压紧螺钉41旋入螺纹孔中。压紧螺钉41上设置有一与其垂直的手柄。
压紧杆3的中部凸起一铰接部33,铰接部33上端面为弧面;横杆11下侧表面对应铰接部33凹陷设置一铰接凹部21,铰接凹部21的顶面为弧面;压紧杆3的铰接部33插入铰接凹部21中,然后一销轴穿设过铰接部33及铰接凹部21,从而使压紧杆3通过铰接部33铰接在铰接凹部21中。压紧杆3相对于横杆11可以转动,但转动幅度不大。压紧杆3的第一端设置一铜头31,压紧杆3的第二端设置一垂直的连接杆,在连接杆的端部设置一压板32。
底座1上设置有若干个定位销座及定位座,另外还配置有独立于底座1的定位销及定位柱。定位销座及定位座对应着压紧杆3的位置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应用:
在固定阀体前,需要先将横杆及活动支撑柱向两外侧转动,将它们之间的位置空出。将需要加工的阀体置于底座上,并且用定位柱及定位销固定定位。将横杆向内侧转动,从而带动压紧杆压紧阀体,铜头和压板一并将阀体压紧。然后将活动支撑杆向内侧转动,此时横 杆的第二端正好插入槽形开孔中,最后将压紧螺钉旋入,固定压紧横杆的第二端。及此,便将阀体夹紧。
在压紧杆压紧阀体时,由于压紧杆可以相对横杆转动,即其可配合零部件的具体情况,自动调整到适合的压紧位置,使压紧杆的两端的压紧状态达到平衡,保证夹紧工件且不损坏工件。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如果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改动或变型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湛江德利化油器有限公司,未经湛江德利化油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1564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