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烟雾报警信号无线收发模块及具有该模块的烟雾报警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16163.6 | 申请日: | 2013-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821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曹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逻迅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38 | 分类号: | H04B1/38;G08B17/10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 代理人: | 曾耀先 |
地址: | 200233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烟雾 报警 信号 无线 收发 模块 具有 报警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烟雾报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烟雾报警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烟雾报警信号无线收发模块及具有该模块的烟雾报警器。
背景技术
根据现有的消防安全规定,烟雾报警系统是建筑物必备的基础消防设施。设置烟雾报警系统能有效防止火灾的发生和蔓延,起到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作用。
常见的烟雾报警系统通常包括设置于建筑物内各监测位置的烟雾传感器、各报警点的报警器以及设置于控制中心的控制端。控制端通过管线实现和各个传感器和报警器之间的信号连接,从而根据从烟雾传感器获得的感应信号控制各报警器实现火灾报警。
但是此类通过管线实现传感器、报警器及控制端之间信号传递的烟雾报警系统,其需要预先在建筑物内埋设专用的线路,适合新建建筑物使用,但对于老建筑物只能另排明线,安装使用都相当不便。更重要的是,在火灾发生过程中,线路本身,特别是明线,非常可能被烧毁,这就极有可能发成信号无法传递的情况,导致整个报警系统失效,加重火灾可能产生的人身及财产损失。因此,如何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不需要设置信号线路的烟雾报警系统成为本领域亟待解决的当务之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能够无需设置实体的信号线路,即可实现烟雾传感器、报警器和控制端之间的信号传递,从而便于设置于老旧的建筑物中,同时能防止因火灾烧毁线路导致的系统失效,且可与目前市场上的各种烟雾报警器通用,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烟雾报警信号无线收发模块及具有该模块的烟雾报警器。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烟雾报警信号无线收发模块具有如下构成:
该烟雾报警信号无线收发模块包括壳体和固定于所述壳体的无线信号收发芯片,所述的壳体包括烟雾感应终端连接端和底座连接端,所述的无线信号收发芯片包括用于信号连接所述的烟雾感应终端的信号输入输出端以及无线信号收发天线。
该烟雾报警信号无线收发模块中,所述的壳体为圆筒状壳体,所述的烟雾感应终端连接端和底座连接端分别设置于所述的圆筒状壳体的两端。
该烟雾报警信号无线收发模块中,所述的烟雾感应终端连接端和底座连接端具有相互匹配的螺纹端口。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具有所述的烟雾报警信号无线收发模块的烟雾报警器,所述的烟雾报警器包括烟雾感应终端和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烟雾报警信号无线收发模块的壳体的烟雾感应终端连接端和底座连接端分别对应连接所述的烟雾感应终端和底座,所述的无线信号收发芯片的信号输入输出端电路连接所述的烟雾感应终端。
该烟雾报警器中,所述的烟雾报警信号无线收发模块的壳体为圆筒状壳体,所述的烟雾感应终端连接端和底座连接端分别设置于所述的圆筒状壳体的两端,所述的圆筒状壳体固定连接于所述的烟雾报警器的烟雾感应终端和底座之间。
该烟雾报警器中,所述的烟雾感应终端和底座分别具有可相互拧合的螺纹端口,所述的烟雾报警信号无线收发模块的烟雾感应终端连接端和底座连接端均通过相应的螺纹端口分别连接所述的烟雾感应终端和底座。
采用了该实用新型的烟雾报警信号无线收发模块及具有该模块的烟雾报警器,由于该烟雾报警信号无线收发模块包括壳体和固定于所述壳体的无线信号收发芯片,所述的壳体包括烟雾感应终端连接端和底座连接端,所述的无线信号收发芯片包括用于信号连接所述的烟雾感应终端的信号输入输出端以及无线信号收发天线。从而能够通过烟雾感应终端连接端和底座连接端分别连接烟雾报警器的烟雾感应终端和底座,并通过无线信号收发芯片的信号输入输出端获得烟雾感应信号,进而通过无线信号收发天线实现与整体报警系统的控制端之间的信号连接。从而使烟雾报警系统无需设置实体的信号线路,便于在老旧的建筑物中设置烟雾报警系统,同时能防止因火灾烧毁线路导致的系统失效,且本实用新型的烟雾报警信号无线收发模块可与目前市场上的各种烟雾报警器配合使用,其结构简单,成本也相当低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烟雾报警信号无线收发模块与烟雾报警器的烟雾感应终端和底座拆分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烟雾报警信号无线收发模块的烟雾报警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特举以下实施例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逻迅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逻迅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1616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设备防护架
- 下一篇:一种全光纤电力变压器局部放电检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