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太阳能环形腔三管集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16720.4 | 申请日: | 2013-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321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刘玉玺;刘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玉玺;刘凯 |
主分类号: | F24J2/24 | 分类号: | F24J2/24;F24J2/06;F24J2/4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834000 新疆维***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太阳能 环形 腔三管集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太阳能环形腔三管集热器,尤其是适用于槽型抛物面聚焦太阳能的高温集热器。
背景技术
目前所使用的太阳能高温集热器,一般是在槽型抛物面的焦线上安装具有吸热涂层的集热管,因为焦线上的太阳能能流密度大,所以聚焦的太阳能照在集热管上,会有部分太阳能反射出来,因而吸热效率不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具有环形腔的三管集热器,使聚焦的太阳能在环形腔内多次反射并且被反复吸收,提高吸热效率的太阳能环形腔三管集热器。
本实用新型包括法兰1、进光口2、外管3、中管4、内管5和绝热层6等。内管5为圆管,它的内腔用于热介质循环,以将太阳能的热量带出利用。外管3和中管4为开口的圆管,它们的开口分别连接在一起,使外管3和中管4之间形成环形热介质腔,环形热介质腔用于热介质循环,以将太阳能的热量带出利用。外管3和中管4的开口连接处之间形成进光口2,中管4的内表面与内管5的外表面之间形成环形腔,环形腔用于反射和吸收太阳能。外管3的外表面上覆盖有绝热层6,以减少太阳能热量的散失。焦线上聚焦的太阳能通过进光口2进入环形腔,太阳能在环形腔内多次反射并且被反复吸收,提高了吸热效率。外管3、中管4和内管5连接于法兰1上,法兰1用于连接热介质循环系统和多个集热器。
该太阳能环形腔三管集热器,在使用时将其安装在槽型抛物面聚焦的焦线上,并将进光口对准焦线,聚焦的太阳能通过进光口进入环形腔,太阳能在环形腔内多次反射并且被反复吸收,循环的热介质将太阳能的热量带出利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该太阳能环形腔三管集热器,因为聚焦的太阳能进入环形腔后,在环形腔内多次反射并且被反复吸收,所以提高了太阳能吸热效率。该太阳能环形腔三管集热器结构简单,便于制造和安装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太阳能环形腔三管集热器的主视图。
在图1中,
1-法兰,2-进光口,3-外管,4-中管,5-内管,6-绝热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如图1所示的本实施例,包括法兰1、进光口2、外管3、中管4、内管5和绝热层6等。内管5为圆管,它的内腔用于热介质循环,以将太阳能的热量带出利用。外管3和中管4为开口的圆管,它们的开口分别连接在一起,使外管3和中管4之间形成环形热介质腔,环形热介质腔用于热介质循环,以将太阳能的热量带出利用。外管3和中管4的开口连接处之间形成进光口2,中管4的内表面与内管5的外表面之间形成环形腔,环形腔用于反射和吸收太阳能。外管3的外表面上覆盖有绝热层6,以减少太阳能热量的散失。焦线上聚焦的太阳能通过进光口2进入环形腔,太阳能在环形腔内多次反射并且被反复吸收,提高了吸热效率。外管3、中管4和内管5连接于法兰1上,法兰1用于连接热介质循环系统和多个集热器。
该太阳能环形腔三管集热器,在使用时将其安装在槽型抛物面聚焦的焦线上,并将进光口对准焦线,聚焦的太阳能通过进光口进入环形腔,太阳能在环形腔内多次反射并且被反复吸收,循环的热介质将太阳能的热量带出利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该太阳能环形腔三管集热器,因为聚焦的太阳能进入环形腔后,在环形腔内多次反射并且被反复吸收,所以提高了太阳能吸热效率。该太阳能环形腔三管集热器结构简单,便于制造和安装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玉玺;刘凯,未经刘玉玺;刘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1672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