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圆盘形空气过滤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17967.8 | 申请日: | 2013-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839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发明(设计)人: | 娄经海;杨敏;刘朝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朝晖过滤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6/10 | 分类号: | B01D46/10;B01D46/52;B01D46/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31451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圆盘 空气 过滤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过滤器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圆盘形空气过滤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公知的圆盘形空气过滤器,制作过程是先将施好定型胶的滤芯在圆形工装下裁切成圆形,其直径比圆盘形塑件内径小1-3毫米,然后在滤芯外壁上均匀贴一层沾满密封胶水的包边纸进行包边,使得滤芯外壁处于密封状态,再将包好边的滤芯装入圆盘形塑件,在滤芯外壁与塑件内壁接触的地方灌注一整圈灌封胶,使得滤芯固定在塑件里,而灌封的方式是将组装好的产品放在作业台上,在数控机的控制作用下走一整圈,从而使滤芯外壁与塑件内壁形成一整圈灌封胶,也起到二次补充密封的作用,综上所述,现有技术的这种圆盘形空气过滤器,它包括滤芯、滤芯包边纸、塑件和灌封胶,所述滤芯包边纸包覆滤芯外壁,所述滤芯内置于塑件且通过灌封胶与塑件连接,采用这样的方法和结构的圆盘形空气过滤器虽然能满足一般的使用需求,但仍存在以下缺点:1、工序复杂,材料损耗大,生产效率低,成本较高;2、密封性不好、密封胶外观差;3、包边较难处理,容易造成安全性低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工序简单,耗材小,效率高,成本低,密封性好,密封胶外观好,且无需包边处理的圆盘形空气过滤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这样一种圆盘形空气过滤器:它包括滤芯、塑件和灌封胶,所述滤芯包括本体,所述塑件包括圆盘形底部和圆环形侧壁,所述本体内置于圆环形侧壁,所述滤芯还包括中心孔,所述圆环形侧壁上设置有凸起部,所述灌封胶包括第一灌封胶和第二灌封胶,所述第一灌封胶填充于中心孔,所述第二灌封胶填充于本体与圆环形侧壁形成的空隙。
所述圆环形侧壁上设置有凸起部,所述灌封胶包括第二灌封胶,所述第二灌封胶填充于本体与圆环形侧壁形成的空隙。
所述凸起部的高度为0~20毫米,宽度为0~100毫米。
所述凸起部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胶水导流斜坡和第二胶水导流斜坡,所述第一胶水导流斜坡和第二胶水导流斜坡的宽度均为0~50毫米。
所述第二灌封胶经过离心处理,所述第二灌封胶的厚度为0~30毫米。
所述中心孔为圆柱形,所述第一灌封胶为圆柱形。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中的圆盘形空气过滤器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在塑件侧壁上直接注塑有凸起部,结合离心处理第二灌封胶的方式代替以往的包边工序,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涂胶、包边以及包边纸的扎切等工序,从而降低生产周期;减少胶水、包边纸的材料费,从而降低材料成本;降低因包边不良造成的报废率,提高产品过滤效率的稳定性,且密封性大大地提高,密封胶外观好。
作为优选,所述圆环形侧壁上设置有凸起部,所述灌封胶包括第二灌封胶,所述第二灌封胶填充于本体与圆环形侧壁形成的空隙,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滤芯,即既适用于设置有中心孔的折叠线滤芯,也适用于无中心孔的圆形滤芯。
作为又一优选,所述凸起部的高度为0~20毫米,宽度为0~100毫米,保证第二灌封胶在灌封时能顺畅流过,从而形成均匀的第二灌封胶。
作为又一优选,所述凸起部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胶水导流斜坡和第二胶水导流斜坡,所述第一胶水导流斜坡和第二胶水导流斜坡的宽度均为0~50毫米,保证第二灌封胶在灌封时能顺畅流过,从而形成均匀的第二灌封胶。
作为又一优选,述第二灌封胶经过离心处理,所述第二灌封胶的厚度为0~30毫米,密封性能好,外观好,更平整。
作为又一优选,所述中心孔为圆柱形,所述第一灌封胶为圆柱形,使滤芯本体与塑件的侧壁更密封,更贴合,适用于有中心孔的滤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本体有中心孔的圆盘形空气过滤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本体有中心孔的圆盘形空气过滤器的截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圆盘形空气过滤器的塑件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的A部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无中心孔的滤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1、滤芯,2、塑件,3、第一灌封胶,4、第二灌封胶,5、凸起部,6、第一胶水导流斜坡,7、第二胶水导流斜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朝晖过滤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朝晖过滤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1796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