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次性茶杯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18023.2 | 申请日: | 2013-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389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朱志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志雄 |
主分类号: | A47G19/16 | 分类号: | A47G19/16;A47J31/06;A47G19/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次性 茶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次性杯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带有茶叶的冲泡后即可饮用的一次性茶杯。
背景技术
由于一次性杯子使用方便且卫生,在聚会旅游、宾馆酒店等公共场所,或用在家庭、办公场所均可有效防止病菌的传播,只一种理想的环保、卫生饮具。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公共场所或招待客人饮茶时,经常使用到一次性茶杯,为了使用更加方便,目前市场上出现多种带茶叶的具有过滤功能及密封保存功能的一次性茶杯,其主要是在普通一次性杯子的基础上增设过滤网及密封膜,具有使用卫生、携带方便的优点。但是密封膜容易再在生产过程中出现密封不良,或在运输过程中密封膜出现破损,从而使得茶杯内的茶叶受潮变质;另外在使用一次性茶杯的过程中,由于过滤网破损或者茶叶颗粒较小,过滤效果不良,会有茶叶末进入口中,影响饮茶口感;此外,由于泡茶时,一般使用水温在85℃以上的开水,茶杯本体容易烫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密封防潮效果、过滤效果及防烫手效果良好的一次性茶杯。
为了达到上述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次性茶杯,包括茶杯主体及茶叶,所述茶杯主体上端开口外翻形成卷曲部,茶杯主体的底部放置若干茶叶,所述茶杯主体的底部设有双层过滤结构,所述双层过滤结构包括植物纤维过滤纸及过滤网,过滤网设在植物纤维过滤纸的上方,所述过滤网上方设有易撕开的防潮密封膜,所述防潮密封膜边缘固设有棉线,所述棉线一端伸出茶杯主体,一端设有袋装干燥剂;所述茶杯主体的外表面还设有防烫外壳,所述防烫外壳设有若干凸起的加强筋及若干均匀分布的防滑凸点。
所述植物纤维过滤纸与过滤网之间距离0.3-0.5cm。
所述植物纤维过滤纸采用植物纤维制成,具有若干不规则微孔,植物纤维过滤纸呈圆形,边缘与茶杯主体侧壁热封连接。
所述过滤网上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过滤孔,过滤网呈圆形,边缘与茶杯主体侧壁热封连接。
所述袋装干燥剂置于防潮密封膜与过滤网之间。
所述茶杯主体与防烫外壳均采用环保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设有以上结构,该一次性茶杯使用方便,密封防潮效果、过滤效果及放烫手效果良好;储藏时,茶叶不易受潮变质;饮茶时,手不易被烫伤,茶叶末会被过滤掉,饮用口感良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中:茶杯主体1,卷曲部11,茶叶2,双层过滤结构3,植物纤维过滤纸31,过滤网32,过滤孔33,防潮密封膜4,棉线5,袋装干燥剂6,防烫外壳7,加强筋71,防滑凸点7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图2所示,一次性茶杯,包括茶杯主体1及茶叶2,所述茶杯主体1采用环保材料制成,茶杯主体1上端开口外翻形成卷曲部11,茶杯主体1的底部放置若干茶叶2,所述茶杯主体1的底部设有双层过滤结构3,所述双层过滤结构3包括植物纤维过滤纸31及过滤网32,过滤网32设在植物纤维过滤纸31的上方,所述植物纤维过滤纸31与过滤网32之间距离0.3-0.5cm;所述植物纤维过滤纸31采用植物纤维制成,具有若干不规则微孔,植物纤维过滤纸31呈圆形,边缘与茶杯主体1侧壁热封连接;所述过滤网32上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过滤孔33,过滤网32呈圆形,边缘与茶杯主体1侧壁热封连接;由于设有双层过滤结构3,可以使得该一次性茶杯具有良好的过滤效果。
所述过滤网32上方设有易撕开的防潮密封膜4,所述防潮密封膜4边缘固设有棉线5,所述棉线5一端伸出茶杯主体1,一端设有袋装干燥剂6;所述袋装干燥剂6置于防潮密封膜4与过滤网32之间,防潮密封膜4及袋装干燥剂6的设置,可以使该一次性茶杯具有良好的密封防潮效果。
所述茶杯主体1的外表面还设有防烫外壳7,防烫外壳7采用环保材料制成,所述防烫外壳7设有若干凸起的加强筋71及若干均匀分布的防滑凸点72,可以使得该一次性茶杯具有良好的防烫手效果。
使用该一次性茶杯饮茶时,用手拉住棉线5伸出茶杯主体1的一端,将防潮密封膜4及袋装干燥剂6拆出来,然后用水温在85℃以上的开水冲泡茶叶,饮茶时,手不易被烫伤,茶叶末会被过滤掉,饮用口感良好。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志雄,未经朱志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1802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ERCP专用口圈
- 下一篇:插座连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