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三维数控电火花线切割机床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19549.2 | 申请日: | 2013-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569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发明(设计)人: | 王三月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三月 |
主分类号: | B23H7/02 | 分类号: | B23H7/02;B23H7/10;B23H7/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吴贵明;张永明 |
地址: | 3251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维 数控 电火花 切割 机床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数控线切割机床,具体涉及三维数控电火花线切割机。
背景技术
普通数控电火花线切割机床包括床身、立柱、上线臂、下线臂、十字拖板、走丝机构和电气控制装置,走丝机构中,由电极丝经卷丝筒、上下导轮构成一个封闭循环的回路,在回路中形成一个高频切割头;并且在电极丝的进线端上设置导电块,导电块接高频电源负极,使电极丝带高频负电,而工件夹具则接高频电源正极,工件带高频正电,从而电极丝与工件间发生电蚀作用,从而电极丝切割工件。
现今,使用电火花线切割机床对三维立体面的切割方法:
A、使用普通线切割机床,转动工件或夹具,繁累地校对后切割。概括为两种方法:a、一般都用多次转动工件再夹紧,再校对法;局限性是:校对繁累,人为因素多,精度低,成品几维度切割面相交角度每次差异,再次装夹积累误差大。b、用夹具定位法,局限性是:校对夹具、装夹工件繁累和积累误差大,夹具成本高。
现今线切割业内切割三维立体面机型及方法的局限性,影响线切割在三维立体面加工的使用率。三维立体面加工大多考滤用加工中心。但是,加工中心切削余料多、机械结构复杂、复杂的四轴以上联动系统,三维造型、编程复杂,用工贵,机器价格高。
数控电火花线切割加工几乎无切割加工力,由于其加工效率高、稳定可靠、经济耐用,维修方便、加工余量小、加工精度高、能切超硬工件高等优点;并且,最近几年,线切割高频加工速度提高了几倍;又有中走丝线切割加工粗糙度降低了很多。只要解决现今三维立体面的切割方法局限性,线切割在三维立体面加工的使用率就会大大提高。因此,简单省力又精确切割三维立体面的线切割机型或技术工艺是机械加工界之所盼。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由多个高频切割头构成的数控电火花线切割机,该数控电火花线切割机上设有多个高频切割头,工件一次装夹,通过变换电极丝绕丝的路径,分别进行平行切割、斜切割、垂直切割来实现三维切割,还可同时对x方向排列的多个工件或叠置的工件进行加工。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三维数控电火花线切割机床,包括床身、设在床身上的十字拖板和固定在床身上左右两侧的立柱,所述左右两侧立柱上部设有连接横梁,所述左侧立柱中部设有下线臂,所述横梁的中部设有上线臂和固定块,所述十字拖板上设有工作台面,所述工作台面上设有工件夹具,还包括固定在床身上的卷丝筒,所述左侧立柱上设有左线臂导轨,所述左线臂导轨上安装有左线臂,所述左线臂下端设有左导轮,所述右侧立柱上设有右线臂导轨,所述右线臂导轨上安装有右线臂,所述右线臂下端设有右导轮,所述左线臂和右线臂上下两端安装有固定块,固定块上活动连接丝杆,所述左线臂和右线臂上还连接有丝杆副。
进一步的,所述右线臂上设有导电块。
进一步的,所述丝杆副上设有内螺纹,内螺纹与丝杆上的外螺纹相啮合,丝杆上固定设有丝杆齿轮,丝杆齿轮和电机齿轮相啮合,电机齿轮与UV轴驱动电机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左线臂导轨垂直于工作台面。
进一步的,所述右线臂导轨垂直于工作台面。
进一步的,所述左侧立柱上部设有左上导轮,左侧立柱下部设有左下导轮,所述自动紧丝装置上设有左上导轮,当左右线臂不同步时,自动紧丝装置调节电极丝的张度。
进一步的,所述右侧立柱上部设有右上导轮。
进一步的,所述上线臂上设有上导轮和导电块,所述上线臂包括上线臂固定部分和上线臂可调节移动部分,上线臂固定部分和上线臂可调节移动部分通过导轨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下线臂上设有下导轮。
进一步的,所述卷丝筒绕有电极丝。
更进一步的,所述电极丝分别绕在上导轮、下导轮、左上导轮和左下导轮上构成垂直高频切割头,所述电极丝分别绕在右导轮、左导轮、右上导轮、左上导轮和左下导轮上构成平行高频切割头。
更进一步地,所述自动紧丝装置可为重力自动紧丝装置。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优点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三月,未经王三月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1954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数据传输系统和方法
- 下一篇:一种跨网络堆叠系统及其对报文的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