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薄板类散热槽加工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21962.2 | 申请日: | 2013-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267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郑锦煜;易露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九洲电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3/06 | 分类号: | B23Q3/06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詹永斌 |
地址: | 621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薄板 散热 加工 夹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薄板类散热槽加工夹具。
背景技术
大面积薄板类散热板,在机箱模块中起着散热的重要作用。而在机械加工过程中,往往有很多因素影响此工件的最终加工外观质量,如何使工件的外观质量达到要求,如何减少各种因素对外观加工质量的影响,就成为加工前必须考虑的事情,也就是要对影响机械加工外观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
大面积薄板类散热板零件由于厚度比较薄,面积大。在用刀具铣削散热槽之前有可能就有变形,在铣削散热筋时就增加了难度。加工过程中,零件扭曲变形严重,通常在铣削加工过程中使用压板压在零件表面上的传统装夹方法,装夹费时间,劳动强度大,挂架与零件相互干涉,需要多次装夹。铣削中需要精神高度集中。以防刀具碰触到压板。加工过程中由于压板压在零件的一个点,零件自身应力和加工时铣削产生的应力得不到释放,造成加工后零件变形大、表面有压伤。在校正过程中要对零件进行敲打放料,释放应力,使零件表面有摁伤,无法满足外观质量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加工夹具,使得在加工时,产生的作用力都在夹具上,避免被加工零件承受夹紧力使得被加工零件产生上下凹凸变形,保持被加工零件表面平整,不会出现铣穿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薄板类散热槽加工夹具,包括虎钳、L形压条、U形垫铁,所述U形垫铁设置在虎钳的夹口内,所述L形压条扣压在U形垫铁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L形压条为两根。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L形压条分别设置在U形垫铁的两边。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L形压条设置在U形垫铁与虎钳之间。
在加工薄板散热槽零件时根据零件的外形尺寸准备一块U形垫铁和两根L形压条,先将U形垫铁放在虎钳上,然后放上要加工的零件(零件加工表面要高于虎钳钳口),将两根L形压条压在零件和U形垫铁上,夹紧虎钳,敲下L形压条,使其压紧零件,就可以直接进行加工。用虎钳加工零件时加工面没有遮挡,装夹是面接触,也不会对零件造成压伤,且只需装夹一次就能完成一个表面的加工,使原先的多次装夹改进为一次装夹。
当虎钳夹紧时,零件是放在L形压条和U形垫铁内,虎钳夹紧合力只作用于L形压条和U形垫铁,零件本身并没有承受到虎钳的夹紧力,只受到两根L形压条垂直向下的压力,零件不会产生上凸下凹的变形,零件自身平整,L形压块向下压产生的作用力是传统装夹方法压在零件表面压力的40%。在加工过程中采用顺铣不会出现铣穿的现象,还可以释放零件自身内应力和铣削加工产生的应力,得到充分释放。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用虎钳加工零件时加工面没有遮挡,装夹也是面接触,也不会对零件造成压伤,且只需装夹一次就能完成一个表面的加工,使原先的多次装夹改进为一次装夹;且在加工时还可避免受力不均引起被加工零件的上下凹凸变形。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将通过实施例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其中:1是虎钳,2是 U形垫铁,3是 L形压条,4是薄板散热槽零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虎钳1、U形垫铁2、L形压条3,在实际操作时,将虎钳1固定在铣床工作平台上,调整好位置后,在虎钳1的夹口内设置U形垫铁2,然后将待加工的薄板散热槽零件4平放在U形垫铁2表面,薄板散热槽零件4的加工表面需要高于虎钳的钳口位置,然后用两根L形压条3扣压在薄板散热槽零件4上;然后夹紧 虎钳1,虎钳1的夹紧合力作用于L形压条3上,这样就确保了薄板散热槽零件4的侧面不受力,同时也保证了薄板散热槽零件4的固定位置,方便铣床的进一步加工,因为薄板散热槽零件4侧面不受力,也即是薄板散热槽零件4在加工时不会出现传统夹紧时加工出现的表面凹凸变形和零件铣穿的情况,因为本实用新型采用一次性夹紧,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九洲电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四川九洲电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2196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