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造纸废水深度处理及回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22546.4 | 申请日: | 2013-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114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童家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童家亮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3/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63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造纸 废水 深度 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造纸废水深度处理及回用装置。
背景技术
造纸废水是一种处理难度较大的工业废水,一般通过物化法+生化使其中的污染物质得以降解。由于废水本身所含污染物十分复杂,经处理后,出水虽能基本达到排放标准,但与废水回用对水质的要求相距较远,采用传统活性炭过滤、多介质过滤等处理工艺实现废水回用处理,只是一定程度降低出水悬浮物浓度,对污水中可溶性污染物如COD、氨氮和盐分等无法进一步除去,而且传统多级过滤工艺有流程长、占地面积大、产水水质不稳定等缺点。
造纸行业一般中水回用往往只限于生产过程的除渣、洗浆、漂洗等对水质要求不高的生产工艺,但是这些工段用水对COD、浊度、铁等指标有一定要求,现有处理技术并不能满足这些工段的水质要求。如果经一般处理后回用,会直接影响到纸张效果,必须采用先进的中水回用处理工艺,在原有污水达标排放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低水中铁、COD浓度。
膜生物流化床(MBFB)为以生物流化床为基础,以粉末活性炭为载体,结合膜生物反应器工艺的固液分离装置。该装置集活性炭的物理吸附、微生物降解和膜的高效分离作用为一体,使废水中难以降解的小分子有机物与在曝气条件下处于流化状态的活性炭粉末进行充分地传质、混合,被吸附、富集在活性炭表面,使活性炭表面形成局部污染物浓缩区域;粉末活性炭同时也为微生物繁殖提供了特殊的表面,其多孔的表面吸附了大量微生物菌群,特别是以目标污染物为代谢底物的微生物菌群;同时,粉末活性碳对水体中溶解氧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在高溶解氧条件下,微生物对富集在活性炭表面小分子有机物进行氧化分解,然后利用陶瓷膜分离系统将水和吸附了有机物的粉末活性炭等悬浮颗粒分开,通过错流过滤,进一步净化污水。该装置已在美国、日本、英国、德国、南非、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的污水和废水处理领域得到推广和应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有效除去污染水体中氨氮、COD和其它难降解小分子有毒有机物等,使得处理后的水可以回用于生产,节约了水资源的造纸废水深度处理及回用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造纸废水深度处理及回用装置,包括通过管道依次相连的预处理装置和深度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深度处理装置包括膜生物流化床和反渗透膜分离装置,所述的反渗透膜分离装置的产水出口通过管道连接回用水池。
进一步,所述的预处理装置包括格栅。
进一步,所述的预处理装置还包括混凝沉淀池。
进一步,所述的预处理装置还包括砂滤池。
优选的,还包括一芬顿反应器,所述的反渗透膜分离装置的浓水出口通过管道与芬顿反应器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造纸废水深度处理及回用装置用于造纸废水深度处理,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1) 经预处理后的造纸废水采用膜生物流化床处理,能有效除去污染水体中氨氮、COD和其它难降解小分子有毒有机物等;
2) 采用砂滤、膜生物流化床、反渗透相结合的工艺处理造纸废水,使得处理后的水可以回用于生产,节约了水资源,为造纸企业节约成本;
3) 反渗透浓水采用高级氧化装置——芬顿反应器处理,处理后的水可以达标排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造纸废水深度处理及回用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造纸废水深度处理及回用装置,包括通过管道依次相连的预处理装置和深度处理装置,预处理装置包括格栅、混凝沉淀池、砂滤池;所述的深度处理装置包括膜生物流化床和反渗透膜分离装置,所述的反渗透膜分离装置的产水出口通过管道连接回用水池;反渗透膜分离装置的浓水出口通过管道与芬顿反应器连接,芬顿反应器的产水直接排放。
具体使用时,造纸废水经格栅、混凝沉淀,砂滤预处理后,进入膜生物流化床处理,膜生物流化床能有效除去污染水体中氨氮、COD和其它难降解小分子有毒有机物等;经膜生物流化床处理后的废水进入反渗透膜分离装置处理,反渗透膜分离装置处理后的产水进入到回用水池,回用于造纸工艺中,而反渗透浓水则进入芬顿反应器中进一步处理,经芬顿反应器处理后,达标排放。
在上述实施例中,仅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范性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本专利申请后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修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童家亮,未经童家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2254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检验锥度缸套的装置
- 下一篇:零功耗智能待机节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