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抽式铜盘管的包装物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22778.X | 申请日: | 2013-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735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黄绍辉;裘桂群;胡希峰;张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金田铜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85/04 | 分类号: | B65D85/04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袁忠卫 |
地址: | 315034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抽式铜盘管 包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盘管的包装物,特别涉及一种内抽式铜盘管的包装物。
背景技术
为了能便于运输和包装,无缝铜管经过多道次拉伸后,由水平复绕机缠绕成盘,最后以外抽式的方法进行打包包装。目前,最常用的包装材料是以木托架、塑料布、木盘、纸垫、盘铜管(铜管内放内衬)、纸垫、木盘、塑料布、天板,且自下而上的包装顺序。中国专利ZL201120205454.4中描述了采用无钉化包装方式,可简化包装操作,而且可节省成本,减少资源浪费,但用户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因铜盘管是外抽式,需将盘管套入轴承中,利用电机转动带动铜盘管的展开,增加了成本。对此,需改变铜盘管的包装方式,实现内抽式铜盘管展开方法,不需要外借设备,即可使得铜盘管有序展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内抽式铜盘管的包装物。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内抽式铜盘管的包装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能容纳铜盘管的圆筒,所述圆筒的两端设有上、下垫板,所述上、下垫板间围绕圆筒设有多个纵向支架。
作为改进,所述圆筒上套置有至少一个环形托盘。
优选的,所述的纵向支架为均匀分布的四个。
优选的,所述环形托盘为两个,且均匀套置在所述圆筒表面。
优选的,所述的圆筒由防水材料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用来包装内抽式铜盘管的包装物结构简单,由其包装铜盘管时操作方便,并且包装牢固、运输方便;采用内抽式的方法使用本包装物内的铜盘管,无需借助其他设备,就可将铜盘管有序地展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包装效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施例内抽式铜盘管的包装物,其包括一能容纳铜盘管1的圆筒2,圆筒2优选采用防水材料制成,以便于在潮湿环境中运输和储存,圆筒2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上垫板31和下垫板32,上垫板31与下垫板32直径大于圆筒2的外径,并且上垫板31与下垫板32之间围绕圆筒2设有多个纵向支架4,优选为四个,且围绕圆筒2外部空间均匀分布;圆筒2上套置有环形托盘5,优选为两个均匀套置在圆筒2表面的纸托盘,可防止在运输过程中因铜盘管1自身的重力致使圆筒2变形而不利于运输。
在用本实施例的包装物包装内抽式铜盘管时,首先将圆筒2置于下垫板32上,圆筒2上套置环形托盘5,然后将铜盘管1放入圆筒2内,将上垫板31盖上,最后将上垫板31与下垫板32用4根纵向支架4固定连接,纵向支架4围绕圆筒均匀分布。
使用本实施例包装物内的铜盘管时,如图2所述,只需拆除上封板31,即可将圆筒2内部的铜管内抽式展开,而无需借用外部设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金田铜管有限公司,未经宁波金田铜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2277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转化炉设备
- 下一篇:一种用于高温加热盘管与容器壳体开口处的焊接套管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