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进式注胶机柱塞泵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23683.X | 申请日: | 2013-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529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杨曰忠;杨吉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曰忠 |
主分类号: | F04B15/02 | 分类号: | F04B15/02;F04B53/14;F04B5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3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 式注胶机 柱塞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真空玻璃生产线使用的注胶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能够挤高粘度胶的长寿改进式注胶机柱塞泵。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注胶机柱塞泵结构是活塞式构造,主要有泵体、活塞杆、单向碟阀和单向球阀组成,泵的工作原理是:活塞杆带动柱塞在泵体内内套中往复运动,加工泵体的内套的内孔表面粗糙度为0.2,由于精度非常高,加工难度也非常高,因而增大了加工成本,另外由于泵体是由外套和内套是两部分组成,它的同轴度无法保证,活塞杆带动柱塞上的密封圈在泵体内往复运动,它的使用寿命和出胶连续性很难保证,传统工艺中上下缸盖通过螺纹连接,造成加工难度大,密封性能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活塞式注胶机柱塞泵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柱塞泵,该柱塞泵不仅结构简单,而且机加工难度降低、同轴度得到保证,使用寿命和出胶连续性得到保证。
本实用新型的改进式注胶机柱塞泵,其结构主要是由柱塞缸、上缸盖、下缸盖、柱塞和单向阀组成,其中,上缸盖设置在柱塞缸的上端,下缸盖设置在柱塞缸的底部,上缸盖和下缸盖上设置有法兰,通过拉杆拉紧法兰将上下缸盖固定在柱塞缸的上下两端,拉杆的上端通过螺纹连接有气压缸固定支架,下缸盖的侧面设置有进胶口,上缸盖的侧面设置有出胶口,上缸盖的顶部设置有溢胶碗,柱塞设置在柱塞缸之中,柱塞的上端设置有柱塞杆,柱塞杆穿过上缸盖顶部的密封圈和溢胶碗向上伸出与气压缸连接,柱塞的下端设置有出胶单向阀,出胶单向阀向上通过出胶通道与设置在上缸盖侧面的出胶口联通,上缸盖与柱塞缸上端连接部内壁设置有密封圈和压紧弹簧,下缸盖顶部设置有进胶单向阀,进胶单向阀通过进胶通道与进胶口联通,下缸盖底部开有底座连接孔。
本实用新型的优异效果是:1、去掉最难加工的内套、把两组密封圈设置在泵体内,让活塞杆在密封圈内往复运动,这样泵体内圆的机加工难度大幅度降低、同轴度得到保证;2、把活塞杆加工成台阶杆,这样它同轴度和表面加工精度容易 提高,加工成本大幅度降低;3,在密封圈上设置加压弹簧能够保证密封圈永远处于紧固状态,密封效果得到保证。4、还采用了上下缸盖拉紧固定机构,克服了传统工艺中上下缸盖通过螺纹连接带来的加工难度大密封性能差得弊端。
附图说明
图1是改进式注胶机柱塞泵的构造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下缸盖1、法兰2、进胶单向阀3、柱塞缸4、出胶单向阀5、柱塞6、上缸盖7、拉杆8、溢胶收集碗9、气压缸固定支架10、柱塞杆11、出胶口12、出胶通道13、压紧弹簧14、密封圈15、进胶通道16、进胶口17、底座连接孔1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的改进式注胶机柱塞泵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改进式注胶机柱塞泵,其结构主要是由柱塞缸4、上缸盖7、下缸盖1、柱塞6和单向阀组成,其中,上缸盖7设置在柱塞缸4的上端,下缸盖1设置在柱塞缸4的底部,上缸盖7和下缸盖1上设置有法兰2,通过拉杆8拉紧法兰将上下缸盖7、1固定在柱塞缸4的上下两端,拉杆8的上端通过螺纹连接有气压缸固定支架10,下缸盖1的侧面设置有进胶口17,上缸盖7的侧面设置有出胶口12,上缸盖7的顶部设置有溢胶收集碗9,柱塞6设置在柱塞缸4之中,柱塞6的上端设置有柱塞杆11,柱塞杆11穿过上缸盖7顶部的密封圈15和溢胶收集碗9向上伸出与气压缸连接,柱塞6的下端设置有出胶单向阀5,出胶单向阀5向上通过出胶通道13与设置在上缸盖7侧面的出胶口12联通,上缸盖7与柱塞缸 4上端连接部内壁设置有密封圈15和压紧弹簧14,下缸盖1顶部设置有进胶单向阀3,进胶单向阀3通过进胶通道16与进胶口17联通,下缸盖1底部开有底座连接孔18。
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的改进式注胶机柱塞泵工作原理是,柱塞杆带动柱塞上下往复运动,当柱塞下行时,柱塞底部的出胶单向阀打开,胶液进入进胶通道,当柱塞上行时,出胶单向阀关闭,下阀盖上的进胶单向阀打开将胶液吸入,当柱塞再下行时,柱塞底部的出胶单向阀再打开,只要柱塞连续工作胶液就源源不断进入进胶通道最后从出胶口排出。
为了防止柱塞杆工作时胶液随柱塞杆向上溢出污染设备,在上缸盖上设置溢胶碗回收溢出的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曰忠,未经杨曰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2368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风扇
- 下一篇:一种风能和太阳能互补发电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