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冲孔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23719.4 | 申请日: | 2013-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009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赖荣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28/34 | 分类号: | B21D28/34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王立民 |
地址: | 230022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冲孔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冲孔模具。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日益发展,卡车车架纵梁的数量和品种也不断增加,对应的生产卡车车架纵梁的大梁模具不可或缺。由于卡车车架纵梁一般较长,板料较厚,对应的模具一般比较大型,与普通汽车板件的常规模具不一样。这样决定了大梁模具的开发周期相对较长,因此,对于大梁模具结构的细节设计尤为重要,往往细节决定成败。
目前,对于卡车车架纵梁落料的冲孔模具的设计技术方案如下:如图1和图2所示,冲孔模具包括垫板4、固定块2和冲孔凹模镶块1,其中,冲孔凹模镶块1容置于固定板2上开设的通孔21中,并且冲孔凹模镶块1通过固定螺钉3固装在位于固定板2和冲孔凹模镶块1下方的垫板4上。具体地,在冲孔凹模镶块1上铣出分别与所述固定板2的通孔21的两个面211、212相配合的两个粗定位面,冲孔凹模镶块1的四角倒有斜角,避免了与固定板2发生干涉。安装时,先通过上述两个粗定位面进行粗定位,即将两个粗定位面分别抵在相对应的通孔21的两个面211、212上,然后将四个固定螺钉3和两个定位销5安装在垫板4上面。拆卸时,分别拆除四个固定螺钉3和两个定位销5后,手动将冲孔凹模镶块1取出。
上述现有技术中的冲孔模具的缺陷在于:
(1)加工麻烦,增加加工量:需要加工出定位用的定位销孔;
(2)成本高:增加了定位销5的成本,以及对应的定位销孔的加工成本;
(3)拆装不方便。安装时需要角尺面粗定位后,还要装上固定螺钉3和定位销5定位;拆卸时,需要同时拆卸固定螺钉3和定位销5,手动从安装的位置取出。
(4)没有防反装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冲孔模具。
为实现上述目的,所述冲孔模具,包括垫板、固定块和冲孔凹模镶块,所述垫板位于固定块和冲孔凹模镶块的下方,并且所述固定块上开设有用于容置所述冲孔凹模镶块的通孔,其特点是,所述冲孔凹模镶块的外壁与所述通孔的内壁过渡配合。
优选的是,所述冲孔凹模镶块的外壁与所述通孔的内壁的配合公差为-0.002mm~+0.007mm。
优选的是,所述通孔以及所述冲孔凹模镶块的外壁均采用线切割的方式加工而成。
优选的是,所述冲孔凹模镶块为非中心对称结构。
优选的是,所述冲孔凹模镶块的主体为长方体,所述主体的任意两个侧壁之间的转角呈圆角,其中一个圆角的半径大于或小于其余三个圆角的半径,所述其余三个圆角的半径相等。
优选的是,所述冲孔凹模镶块通过至少一个固定螺钉与所述垫板螺纹配合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冲孔凹模镶块通过两个固定螺钉与所述垫板螺纹配合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冲孔凹模镶块上开设有从上至下顺次连通的第一过孔以及第二过孔;其中,所述第一过孔为所述固定螺钉的沉头孔,所述第二过孔的孔径大于所述固定螺钉的杆径,所述第二过孔的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由于冲孔凹模镶块的外壁与所述通孔的内壁过渡配合,因此能够实现快速的四周定位,然后通过固定螺钉进行固定即可,省去了定位销定位所带来的诸如成本和加工复杂性等问题;
(2)冲孔凹模镶块的外壁以及通孔的内壁均采用线切割的方式加工而成,提高了加工精度;
(3)结构简单,简化了加工工艺;
(4)冲孔凹模镶块上加工有防反装结构,能够有效地避免现场工人将冲孔凹模镶块装反,有效提升了工作效率,避免了不必要的工时浪费;
(5)本装置能够使对冲孔凹模镶块的拆卸变得方便,满足快换的需求;有效地提升了现场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冲孔模具的俯视图。
图2示出了图1所示的冲孔模具的剖面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冲孔模具的俯视图。
图4示出了图3所示的冲孔模具的剖面示意图。
图5示出了图4中所示的局部I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2371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印染后处理设备
- 下一篇:多轴向经编机全幅拖布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