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电火花检测装置的行波管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23908.1 | 申请日: | 2013-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155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兰才伦;欧春;扬崇;刘必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四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J23/00 | 分类号: | H01J23/00;H01J25/34 |
代理公司: | 重庆辉腾律师事务所 50215 | 代理人: | 侯懋琪;侯春乐 |
地址: | 40006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电 火花 检测 装置 行波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行波管,尤其涉及一种带电火花检测装置的行波管。
背景技术
行波管是电子行业中的常用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对行波管危害最大的是行波管内部的电打火现象,如果电打火现象多次频繁出现,有可能导致行波管烧坏;造成电打火现象的原因复杂多样,目前还没有办法完全避免;为了避免行波管烧坏,应当在电打火现象出现后立即关闭行波管电源,从而降低行波管烧坏的几率;现有技术中,只能由技术人员用眼观察来实现对电打火现象的监测,而电打火现象的出现存在随机性和偶发性,肉眼观察存在较大的漏洞,不利于对行波管的保护。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带电火花检测装置的行波管,包括行波管,其改进在于:所述行波管的管壁上设置有多个通孔,每个通孔内都插接有一光纤探头,多个光纤探头的输出端都与一处理装置连接;行波管的电源控制部与处理装置电气连接;所述多个光纤探头和处理装置所组成的装置即为电火花检测装置。
前述装置的工作原理是:电打火现象会伴随有电火花出现,基于现有的光检测技术,发明人采用光纤探头来采集电火花发出的光信号,光信号经光电转换后,处理装置可借由对电信号的处理来识别出行波管内是否出现电打火现象,一旦电打火现象出现,就由处理装置通过电气方式将行波管的电源关断,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人工监测存在监测盲区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手动关断电源效率较低的问题,从而有效降低行波管烧坏的几率,对行波管起到有效的保护。该电火花检测装置基于现有成熟的光电检测技术,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为了提高光纤探头对光信号的采集效率,本实用新型还针对光纤探头提出了如下的优选方案:所述光纤探头由壳体和光纤束组成,所述光纤束由多根传感光纤组成;所述壳体插接在通孔内,光纤束从壳体内穿过,光纤束的外端裸露在壳体外并位于管壁内侧。其中,壳体起到了两个作用,其一,将光纤束束紧成一捆,避免光纤散乱,其二,用于将光纤束固定在管壁上;传感光纤也起到了两个作用,其一,传感光纤外端的裸露部分起到感知外部光信号的作用,其二,传感光纤的另一端将采集到的光信号传输到光电传感器,多根传感光纤可有效增加光纤探头的探测区域,提高光纤探头的灵敏性。
为了扩展传感光纤的传输模式,优选地,所述传感光纤为多模光纤。
为了进一步增加光纤探头的探测区域,本实用新型还作了如下改进:多根传感光纤的外端面拼接在一起形成球面。具体加工时,可通过现有的光纤研磨工艺来将多根传感光纤的外端面整体打磨成球面。
优选地,所述处理装置由多个光电探测器和一个处理模块组成,光电探测器的输入端与光纤探头一一连接,光电探测器的输出端与处理模块连接,处理模块与行波管的电源控制部连接;所述光电探测器用于将光纤探头采集到的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所述处理模块根据光电探测器的输出信号判断行波管内是否出现电火花现象,如果出现了电火花现象,处理模块通过行波管的电源控制部将行波管的电源关断,延迟一定时间后,处理模块又控制行波管的电源控制部将行波管的电源接通。
由于电火花的波长范围一般200nm~550nm之间,优选地,所述光电探测器采用绿光探测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可对电打火现象进行连续不间断地检测,在电打火现象出现后,可以及时高效地将行波管关断,降低行波管烧坏的几率,对行波管起到有效的保护。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原理示意图;
图2、光纤探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带电火花检测装置的行波管,包括行波管,其改进在于:所述行波管的管壁3上设置有多个通孔,每个通孔内都插接有一光纤探头1,多个光纤探头1的输出端都与一处理装置2连接;行波管的电源控制部与处理装置2电气连接;所述多个光纤探头1和处理装置2所组成的装置即为电火花检测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光纤探头1由壳体1-1和光纤束组成,所述光纤束由多根传感光纤1-2组成;所述壳体1-1插接在通孔内,光纤束从壳体1-1内穿过,光纤束的外端裸露在壳体1-1外并位于管壁3内侧。壳体1-1可采用陶瓷材料制作。
进一步地,所述传感光纤1-2为多模光纤。
进一步地,多根传感光纤1-2的外端面拼接在一起形成球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四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四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2390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测量小车式断路器触头插入深度的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一种测杆式宽度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