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穿刺引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23986.1 | 申请日: | 2013-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003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柴小姝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中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A61B17/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12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穿刺 引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器械,特别地,涉及一种医用穿刺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随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胸腔、腹腔、心包等积液已成为临床上诊断和治疗相关疾病有效措施,已逐渐代替了传统的针筒穿刺抽液技术而广泛应用于临床。
而持续的积液引流要求中心静脉导管尾部应与引流袋紧密连接,由于缺乏专门的引流装置,通常使用消毒后的橡皮管连接到一次性尿液引流袋接口,引流时连接处缺乏密闭性,且易从橡皮管处脱落,程序繁琐,稳定性差,避免了因橡皮管脱落引起漏出的积液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现有医用引流装置橡皮管处脱落,程序繁琐,稳定性差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软医用引流装置,所述穿刺引流装置包括依次连接设置的引流袋、引流管和穿刺套管,所述穿刺套管包括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所述第一管体为圆柱形结构,所述第二管体为圆锥形结构,所述第二管体的顶部与所述第一管体抵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穿刺套管为中空结构,所述第一管体顶部和所述第二管体底部内壁设置有螺纹。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引流管与所述穿刺套管连接端处,所述引流管外壁包括螺纹,所述引流管螺纹与所述第二管体底部内壁螺纹卡合,所述引流管端部嵌套在所述穿刺套管的所述第二管体底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穿刺引流装置还包括穿刺针,所述穿刺针为锥形结构,所述穿刺针底部外壁设置有螺纹,所述穿刺针螺纹与所述第一管体顶部内壁螺纹卡合,嵌套在所述穿刺套管的所述第一管体顶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穿刺套管为塑料管。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管体螺纹与所述引流管螺纹尺寸相吻合,所述第一管体螺纹与所述穿刺针螺纹尺寸相吻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穿刺引流装置还包括导通孔,所述导通孔贯穿所述穿刺针、所述穿刺套管和所述引流管。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引流袋表面包括刻度。
一种穿刺引流装置,所述穿刺引流装置包括依次连接设置的引流袋、引流管和穿刺针,所述引流管包括一安装端,所述安装端为中空圆柱状结构,所述安装端内壁设置有螺纹。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穿刺针为锥形结构,所述穿刺针底部外壁设置有螺纹,所述穿刺针螺纹与所述引流管安装部内壁螺纹卡合,嵌套在所述安装部。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医用引流装置通过螺纹卡合连接引流管穿刺套和穿刺针,增强了引流时连接处密闭性,防止橡皮管处脱落,简化程序,提高稳定性,加强引流积液操作的无菌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医用引流装置一较佳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
图2是图1提供的医用引流装置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医用引流装置另一较佳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
图4是图3提供的医用引流装置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医用引流装置,请参阅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医用引流装置一较佳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所述穿刺引流装置1包括依次连接设置的引流袋11、引流管13、穿刺套管15和穿刺针17,所述穿刺套管15包括第一管体151和第二管体153,所述第一管体151为圆柱形结构,所述第二管体153为圆锥形结构,所述第二管体153的顶部与所述第一管体151抵接,所述引流袋11表面包括刻度(图未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中医院,未经广东省中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2398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陶瓷纤维增强衬里湿法喷涂双向搅拌机
- 下一篇:一种平板式膜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