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氯化氢快速吸收检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24335.4 | 申请日: | 2013-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840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发明(设计)人: | 黄祥川;许留保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聊城鲁西化工第五化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18 | 分类号: | B01D53/18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王吉勇 |
地址: | 25221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氯化氢 快速 吸收 检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氯化氢快速吸收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环保控制问题,各企业也将生产中的尾气控制作为头等大事来控制,但硫基复合肥的氯化氢吸收生产过程会产生带有氯化氢气体的废气,而废气中的氯化氢采用国家标准HJ549-2009方法进行测定,现场利用氢氧化钾-碳酸钠溶液吸收废气中的氯化氢生成氯化物,将样品注入离子色谱仪,分离出氯离子,根据保留时间定性,响应值定量。该方法样品配制复杂,样品的抽取与保留条件要求苛刻,离子色谱仪价格昂贵,取样分析时间较长,监测结果出来时,已有大量尾气排放到空气中,不能确保排放尾气合格率为100%,这种监测方法适合环境监测和科学研究,不适合于操作过程的检测与控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氯化氢快速吸收检测系统,该装置符合GB/T16157《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和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中的有关规定,把末级吸收塔作为取样吸收装置,通过测定其中的PH值,快速判断尾气的排放情况,并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控制,确保尾气稳定达标排放。
为实现以上的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氯化氢快速吸收检测系统,包括换热器、降膜吸收塔、一级填料吸收塔、二级填料吸收塔、末级填料吸收塔和PH在线检测仪;其中,换热器、降膜吸收塔、一级填料吸收塔、二级填料吸收塔、末级填料吸收塔依次连接,PH在线检测仪安装在末级填料吸收塔内。
所述降膜吸收塔、一级填料吸收塔、二级填料吸收塔、末级填料吸收塔采用的吸收剂为水。
所述末级填料吸收塔为取样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可以快速通过测定末级吸收液的PH值,快速判断氯化氢气体的排放浓度,1分钟内可知道结果,能够及时反馈给生产控制系统,进行快速调节,比用国家标准检测装置可提前知道尾气排放氯化氢气体浓度结果,避免了检测未出结果时间内不合格尾气排放的隐患,可实现氯化氢气体排放达标率100%,周边环境不会再受到污染;
2、使用本系统检测氯化氢吸收装置尾气浓度,速度快,省力,及时检测可及时调整,而且检测费用较低,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都很明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其中,1、含高浓度氯化氢的废气;2、盐酸产品;3、换热器;4、降膜吸收塔;5、一级填料吸收塔;6、二级填料吸收塔;7、末级填料吸收塔;8、PH在线检测仪;9、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氯化氢快速吸收检测系统,包括换热器3、降膜吸收塔4、一级填料吸收塔5、二级填料吸收塔6、末级填料吸收塔7和PH在线检测仪8;含高浓度氯化氢的废气1,经过换热器2进行能量交换,依次经过降膜吸收塔4、一级填料吸收塔5、二级填料吸收塔6、末级填料吸收塔7吸收,利用PH在线检测仪8检测最终排出的气体浓度。
降膜吸收塔4、一级填料吸收塔5、二级填料吸收塔6、末级填料吸收塔7采用的吸收剂为水9。末级填料吸收塔7为取样瓶。PH在线检测仪8安装在末级填料吸收塔7内。
把末级填料吸收塔7当作取样瓶,氯化氢气体易溶于水9,把加入的水9作为吸收剂,根据吸收剂的用量和吸收剂PH值,吸收生成盐酸产品2,计算吸收液中氯化氢的质量。用氯化氢的质量和折标后废气的体积计算氯化氢气体的排放浓度。根据《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规定氯化氢的排放浓度为100mg/Nm3,日常控制要高于其对应的PH值。这样测出的是二级填料吸收塔6气体浓度,同时末级填料吸收塔7也起到吸收的作用,因此,这种控制属于保守控制,数据设置合理,尾气能够稳定达标排放。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聊城鲁西化工第五化肥有限公司,未经山东聊城鲁西化工第五化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2433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秸秆与餐厨垃圾混合裂解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