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印刷电路板电镀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24504.4 | 申请日: | 2013-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031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杨坤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坤辉 |
主分类号: | C25D7/00 | 分类号: | C25D7/00;C25D17/08;H05K3/18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何平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印刷 电路板 电镀 夹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电路板制造辅助工具,特别是涉及一种印刷电路板电镀夹具。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产业的飞速发展,作为电子元件的印刷电路板的制作技术要求越来越高,其厚度做的越来越薄,对线路要求越来越细密,在线路制作时影响线路制作的主要因素为铜厚状况,以致对镀铜的均匀性要求越来越高。
在印刷电路板的生产过程中,需经过镀铜这一工艺,其具体过程是将印刷电路板置于夹具中,再将夹具放入装有化学溶液的容置槽中,待印刷电路板的表面沉上一层化学铜层后,取出夹具。
传统的印刷电路板电镀夹具包括两个用于夹持印刷电路板的框体,两个框体间成书页式结构。工作时,印刷电路板夹持于两个框体之间,使得印刷电路板电镀夹具牢固地夹持印刷电路板的边缘。但传统的印刷电路板电镀夹具的结构较为复杂,导致了其本身较为笨重,给上下板操作带来了不便,影响了电镀的效率,且长时间的工作会导致掉板。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质量较轻的印刷电路板电镀夹具。
一种印刷电路板电镀夹具,用于夹持印刷电路板,包括:
主框体,为矩形框架结构,所述主框体包括相平行的两个第一侧边,以及与所述第一侧边相垂直的两个第二侧边;
两个活动压边或以上,为长条状,其中两个所述活动压边分别可转动地连接于两个第一侧边的外侧边缘,并位于所述主框体的同一侧面,所述两个活动压边分别与所述两个第一侧边共同形成的两个夹持机构,所述活动压边转动后可将所述印刷电路板的侧边夹持于所述活动压边与所述第一侧边之间,以使两个所述夹持机构分别夹持所述印刷电路板相对的两侧边;及
弹扣,设置于所述夹持机构上,所述弹扣将所述第一侧边与所述活动压边相锁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设置于两个所述第二侧边中的其中一个上,所述印刷电路板的边缘部分夹持于所述活动压边与所述第一侧边之间时,所述固定件对所述印刷电路板进行固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件为限位卡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合页,所述活动压边通过所述合页与所述第一侧边相铰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合页设置于所述夹持机构的内侧,所述合页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侧边及所述活动压边上的两片合页片,所述活动压边转动后可使两片所述合页片夹持所述印刷电路板的侧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扣包括卡套,所述卡套为长条状,且所述卡套的横截面为“U”字形结构,所述卡套套设于所述夹持机构外侧,以使所述第一侧边与所述活动压边共同卡设于所述卡套中,进而使得所述第一侧边与所述活动压边相锁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卡套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活动压边或所述第一侧边上,所述卡套转动后并可套设于所述夹持机构外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卡套包括卡合部以及设置于所述卡合部两端的折边,所述折边向外弯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印刷电路板电镀夹具为不锈钢夹具,其外部涂覆有保护层或没有保护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框和/或第二侧框的宽度为10~20毫米,厚度为2~30毫米。
上述印刷电路板电镀夹具,与传统的印刷电路板电镀夹具相比,至少具备以下优点:
首先,上述印刷电路板电镀夹具中,仅在两个第一侧边上分别设置活动压边,通过活动压边与第一侧边相配合,以对印刷电路板进行夹持,相对于书页式结构的传统的印刷电路板电镀夹具,上述印刷电路板电镀夹具的质量较轻,方便操作人员进行上下板操作,提高了电镀的效率,且避免了因长时间的工作而导致的掉板情况发生。
其次,在夹持印刷电路板时,上述印刷电路板电镀夹具与印刷电路板的接触面积较少,印刷电路板有更大的表面积暴露于外部,进而使得电镀之后镀层的厚度分布更为均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的印刷电路板电镀夹具的结构图;
图2为图1所示印刷电路板电镀夹具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1所示印刷电路板电镀夹具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1所示印刷电路板电镀夹具另一状态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坤辉,未经杨坤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2450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二位三通先导式双控防爆电磁头
- 下一篇:溢流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