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加强筋的无内胎车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24549.1 | 申请日: | 2013-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387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罗小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胜通汽配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B3/10 | 分类号: | B60B3/10 |
代理公司: | 长沙丁卯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1 | 代理人: | 杨淑霞 |
地址: | 410100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强 内胎 车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加强筋的无内胎车轮。
背景技术
车轮是整车九大总成的一种,是承载和驱动至关重要的安全件之一。随着国家的日益强大对基础公路建设的投入的加大,我国已汽车基本实现高速化,在这种情况下,是车轮的质量和强度的进一步考验,对质量和强度要求特别高。现有技术的车轮上设置风孔和螺栓孔,且风孔位于螺栓孔的外侧,其不足之处:风孔和螺栓孔之间没有加强结构,使得现有技术的车轮刚度和抗疲劳强度不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在不增加自重的情况下,使得车轮具有更好的刚度的,能够提高抗疲劳强度的带加强筋的无内胎车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所述无内胎车轮为成型后的车轮;所述车轮上设置风孔和螺栓孔,且风孔位于螺栓孔的外侧,所述风孔和螺栓孔之间均匀设置加强筋。
所述加强筋为拱形结构。
所述加强筋的宽度为风孔与螺栓孔之间直线距离的一半,长度小于两相邻风孔之间的扇形距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构造简单合理,在不增加自重的情况下,增加车轮刚度和抗疲劳强度,经济实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阶梯剖视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1-车轮,2-风孔,3-加强筋,4-螺栓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考附图:所述无内胎车轮为成型后的车轮1;所述车轮1上设置风孔2和螺栓孔4,且风孔2位于螺栓孔4的外侧,所述风孔2和螺栓孔4之间均匀设置加强筋3。
所述加强筋3为拱形结构。
所述加强筋3的宽度为风孔2与螺栓孔4之间直线距离的一半,长度小于两相邻风孔2之间的扇形距离。
实施例:
参见附图1、2,车轮1上设置风孔2和螺栓孔4。以车轮1的中心点为圆心,画两个不同直径的圆,在直径大的圆上均布风孔2,在直径小的圆上均布螺栓孔4,换句话说:风孔2位于螺栓孔4的外侧。然后,在这两个圆之间再画一个圆,在这个圆上均布加强筋3,即:风孔2和螺栓孔4之间均匀设置加强筋3。加强筋3为拱形结构,采用模具压制而成,布置在两相邻的风孔2之间。加强筋3的宽度为风孔2与螺栓孔4之间直线距离的一半,长度小于两相邻风孔2之间的扇形距离。因为风孔2、加强筋3和螺栓孔4都不再一个圆上,只是它们的圆的同心都在的车轮1的中心点上,所以加强筋3的宽度以扇形的所在位置的宽度来计算,不是简单的直线距离。
设置了拱形结构的加强筋3后,其刚度和抗疲劳强度均明显提高,且不增加自重,这是有目共睹的。申请人加大技术投入对产品进行优化设计,通过设计对产品增加加强筋,再通过CAE分析和实际应用,结果均验证设置了拱形结构的加强筋3后车轮1的高度和抗疲劳强度均有大幅度地提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胜通汽配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长沙胜通汽配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2454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