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避免磨损1050轧机轴承滚珠的定距环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24755.2 | 申请日: | 2013-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885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发明(设计)人: | 周世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新宇彩板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35/07 | 分类号: | F16C35/07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王来佳 |
地址: | 300382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避免 磨损 1050 轧机 轴承 滚珠 定距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冶金板材加工领域,尤其是一种避免磨损1050轧机轴承滚珠的定距环。
背景技术
在1050轧机中,在安装支承辊轴承的时候,均需要通过定距环对支承辊进行定位,以保证支承辊对四列轴承的同轴度,但由于定距环外缘较为规整且为锐角,所以无论是在支承辊装配还是拆卸时,定位环外缘的锐角都会划伤四列轴承中第一列轴承中的滚珠,使滚珠出现划痕,影响轴承的正常使用,甚至会因为划伤的轴承在使用过程中进一步损坏而导致的轧辊与轴承座抱死的现象,从而影响轧机车间的正常生产。
的定距环一如图(一)所示,最外环的直径为¢608mm,而四列轴承FCDP/110160560/HCP53S的内环直径为809.60左右,虽然定距环一的最大直径比轴承内环的直径要小一些,但是轴承内环的边上有一个R型圆角,如图(三)的放大图M所示,就是因为这个R角的存在,每次在拆装支承辊轴承的时候,定距环一的尖角都会划伤A列轴承的珠粒,使A列珠粒出现划痕等现象,影响轴承的正常使用,甚至会因为划伤的轴承在使用过程中进一步损坏而导致的轧辊与轴承座抱死的现象,从而影响轧机车间的正常生产。因此,定距环一的尺寸并不是很理想。为了满足我公司1050轧机高效、快捷的生产模式,定距环一的机构形式必须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的避免磨损1050轧机轴承滚珠的定距环。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避免磨损1050轧机轴承滚珠的定距环,该定距环同轴安装在1050轧机中支承辊侧端的四列内环上,所述支承辊侧端面上的四列内环同轴固装套装在四列轴承内,定距环位于四列内环外侧端与四列轴承内侧第一列轴承之间的位置上,其特征在于:定距环外侧端面设置为圆角,四列内环外侧端面设置有倒角,定距环圆角最高点与四列内环外侧端面倒角最低点横向处于同一水平面,定距环外径设置为598mm。
而且,所述四列轴承外侧的1050轧机轴安装有定位轴承。
而且,所述四列内环与支承辊同轴固装。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将定位环与支承辊配合结构进行微调,将定距环外侧端面设置为圆角,定距环圆角最高最高点与支承辊倒角处最低点横向处于同一平面,由此既保证了定距环自身对支承辊的轴向定位功能,又避免了磨损1050轧机中四列轴承第一列轴承滚珠,从而延长了轴承使用寿命,降低了维修或换件等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中轴剖视);
图2为图1中M部分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一种避免磨损1050轧机轴承滚珠的定距环,该定距环3同轴安装在1050轧机中支承辊1侧端的四列内环2上,所述支承辊侧端面上的四列内环同轴固装套装在四列轴承4内,定距环位于四列内环外侧端与四列轴承内侧第一列轴承7之间的位置上。
本实用新型的创新点是:
定距环外侧端面设置为圆角,四列内环外侧端面设置有倒角,定距环圆角最高点6与四列内环外侧端面倒角最低点横向处于同一水平面,定距环外径设置为598mm。
所述四列轴承外侧的1050轧机轴安装有定位轴承5。
所述四列内环与支承辊同轴固装。
尽管为说明目的公开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和附图,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及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各种替换、变化和修改都是可能的,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不局限于实施例和附图所公开的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新宇彩板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新宇彩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2475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于检修的窑炉
- 下一篇:天麻中一种新的巴利森苷类化合物及其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