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检验采血针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24944.X | 申请日: | 2013-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080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曲旭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曲旭亮 |
主分类号: | A61B5/153 | 分类号: | A61B5/153 |
代理公司: | 山东舜天律师事务所 37226 | 代理人: | 曲成武 |
地址: | 2614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验 采血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指一种检验采血针。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检验血液时一般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传统采血方式,由注射器从人体采血,再转移至试管内用于化验。第二种是利用采血针。第一种采血方式存在如下缺点:首先浪费一次性注射器,其次在运输血液以及转移血液的过程中都存在交叉感染等隐患,因此越来越多的技术在向第二种采血方式靠拢。但目前市场上在运用的采血针结构复杂,操作不便,成本高。如专利号200510083572·1专利,在该份专利申请中,为了避免血液回流情况,在采血针内部安装阀部件,这样的复杂结果必带来成本高的后果。类似专利还可见于专利号200920113789·6,该专利产品中安装一系列用于保护针头的滑动件及弹簧等部件,在生产时也难以克服成本过高问题。还有一个明显问题是注射器和试管一体化时大多方案并不合理,采血针针管无法替代试管结构和功能,如专利号200820175028实用新型专利,该专利虽也是在注射器的基础上改造为采血针,但该专利产品将血液采集后,却难以方便的将血液从针管中取出,因此在实践中一直难以推广应用。而且复杂的结构使医务人员操作类似采血针时极为不便,改变了传统采血的步骤和习惯,难以被医务人员所接受。另外,基于检验要求,装有血液的试管要放置在特殊的试管架上备用,因此试管架也成为这一程序中的一个耗材环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集注射器,试管,试管架功能于一体的检验采血针,既能保证采血检验过程无交叉感染的隐患,又能节约耗材,并且采血方式与传统方式一致,容易为医务人员接受。
本发明一种检验采血针,包括针头、针管,针管分为上针管和下针管,上针管与下针管螺纹旋接,针管下部开口边缘有圆环形座边,针管内有活塞,所述活塞底部固定有推杆,推杆与活塞为可拆卸结构。
本发明一种检验采血针,所述活塞上表面为凹面。
本发明一种检验采血针,所述所述针管内底部两侧对称设置有T型挡片,活塞两侧对称开设有T型槽,活塞厚度大于T型槽高度。
本发明一种检验采血针,所述针管两侧都标注有刻度,其中一侧刻度从针管顶端开始计量,另一侧刻度从活塞位于针管最底部时活塞上表面最低处开始计量。
采取这样的结构后,医务人员可拉动推杆带动活塞,将血液采集至针管内,采集量按从针管一侧由顶部开始计量的刻度计算,然后摘去针头防止伤人。将活塞拉到针管底部,活塞两侧对称凹槽与针管内底部对称的T型挡片卡合,此时活塞被固定不动,可旋下与活塞螺纹旋接的推杆。 活塞厚度大于T型槽长度的一个好处是,在后期对试管内血液进行3000转/分钟的离心处理时,这种结构可保证活塞不脱落。此时在等压环境下,血液保存在针管内不外溅可避免交叉感染,又因为在密闭环境内可保证血液的原始性。待送至化验机构后,可旋下上针管,由于活塞上表面为凹面,此时针管就相当于试管结构,刻度由针管另一侧活塞位于针管最底部时活塞上表面最低处开始计量。并且无需借助试管架,在针管底部开口边缘的座边即可保证试管垂直静立,完全替代试管功能,如此还可以省去试管架的成本。此发明可有效降低采血运输中的感染破损等隐患,并集注射器,试管与试管架功能于一身,在减轻医务人员工作强度的同时,极大降低整个过程耗材成本,且整个过程与传统采血过程步骤相近,所有改进基本围绕注射器本身做出,克服医务人员因操作不便难以推广利用这一弊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活塞部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检验采血针,包括针头1、针管2,针管3分为上针管3和下针管4,上针管3与下针管4螺纹旋接,针管2下部开口边缘有圆环形座边5,针管内有活塞6,所述活塞6底部固定有推杆7,推杆7与活塞6相旋接。
本发明检验采血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6上表面为凹面。
本发明检验采血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针管内底部两侧对称设置有T型挡片8,活塞两侧对称开设有T型槽9,活塞6厚度大于T型槽9高度。
本发明检验采血针,所述针管两侧都标注有刻度,其中一侧刻度从针管顶端开始计量,另一侧刻度从活塞位于针管最底部时活塞上表面最低处开始计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曲旭亮,未经曲旭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2494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