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载式氢氧电解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25556.3 | 申请日: | 2013-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199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发明(设计)人: | 黄晓云;黄大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晓云 |
主分类号: | C25B1/10 | 分类号: | C25B1/10;C25B9/00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天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19 | 代理人: | 张文忠 |
地址: | 315200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载 式氢氧 电解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解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载式氢氧电解装置。
背景技术
继工业革命以来,全世界工业蓬勃发展,当然也包括地球能源的急剧消耗,特别是机动车所用的油燃料;氢气体作为一种清洁能源,现在好多专家学者比较崇尚使用氢气体,来代替油燃料;当然随着全球环境污染的加重,如何给机动车提供无污染能源,提升环保效果,也是新能源研发的方向之一。
现实中,氢氧电解技术为较成熟的技术,但是如何加载并用于于机动车上,按目前的技术状态,还须经一段时间的研究;如专利申请号为CN201010226342.7的中国发明申请专利《具有复合结构电极板的氢氧电解装置》(公告号为CN102312248A);包括第一外板、第二外板、第一金属板、第二金属板、多片防漏垫片、多片电极板、多片金属框所组成;防漏垫片的凹槽容纳电极板的周边后抵靠金属框;电极板的周边也抵靠金属框;第一外板及第二外板之间依序紧密夹住第一金属板、多片金属框及第二金属板而固定结合成一体,使第一金属板、多片电极板及第二金属板之间形成多个串接的电解槽,由第一金属板及第二金属板提供电解时所需的电压,在电解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可经由金属框传导至电解槽的外部,可有效散热增加电解效率。
本技术也限于满足工业氢氧气体,但不适合于机动车辆上的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取材便捷、气体纯净、环保无污染、使用安全及设计思路明确的车载式氢氧电解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车载式氢氧电解装置,该电解装置包括有上下密封配对的座本体和罩壳体,座本体内面配装有电解组支架,电解组支架中间平行插装有单元隔片,且相邻的单元隔片之间留有间距;排列于奇数位置的单元隔片经导线连结成一极体,排列于偶数位置的单元隔片经导线连结成另一极体,且一极体及另一极体与外部电源的正负极连接;罩壳体内充填有氢氧化钠溶液,单元隔片均浸泡于氢氧化钠溶液内;罩壳体顶部配有排气接口。
采取的措施还包括:
上述的电解装置外部配置有净化装置;净化装置上部配有接气口和供气孔,接气口外端与排气接口经管路相连接,供气孔外连接有供气软管。
上述的净化装置内贮存有净化液体,接气口内端配有接长管,且该接长管伸入于净化液体内。
上述的单元隔片之间的间距内嵌配有绝缘橡胶片。
上述的电解组支架一端配有压缩螺丝,压缩螺丝的内端与靠近侧的单元隔片抵触顶紧。
上述的压缩螺丝内端与所抵触的单元隔片之间垫配有绝缘橡胶片。
上述的电解组支架底部配有支撑杆,支撑杆与座本体内面固定连接。
上述的座本体四圈沿内配有密封胶条体,密封胶条体的顶面与罩壳体下沿边紧密贴合。
上述的罩壳体上部设有进液口,进液口的内端配装有进液管,且进液管伸入于罩壳体底部。
上述的进液管中间配有水位控制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包括有上下密封配对的座本体和罩壳体,座本体内面配装有电解组支架,电解组支架中间平行插装有单元隔片,且相邻的单元隔片之间留有间距;排列于奇数位置的单元隔片经导线连结成一极体,排列于偶数位置的单元隔片经导线连结成另一极体,且二极体与外部电源的正负极连接;罩壳体内充填有氢氧化钠溶液,单元隔片均浸泡于氢氧化钠溶液内;罩壳体顶部配有排气接口。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采用直流焊机作为本电解装置的动力提供源,其取材便捷,配件市场上较为常见;独立配置一氢氧气体的净化装置,利于提高电解气体的纯净性,并可大大减少对后续装置的危害;整个运行系统利用氢氧溶液电解成可燃烧气体,再利用发动机充分燃烧,在提供高热量能源的同时,充分燃烧氢氧物质重新组合成清洁的水液体,无污染,整个装置环保性强,设计思路明确、清爽;接长管的配置可以确保电解气体能够充分与净化液体气液相混,实现气体在液体中的较好过滤清洁;支撑杆的目的在于将电解组与下部的座本体分离,可以确保上述二者粘连触碰的可能性,提高整个装置的使用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纵向剖视示意图;
图2是图1与外部流焊机、汽车电瓶、汽车发电机、发动机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晓云,未经黄晓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2555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缝纫机风扇组件
- 下一篇:全包围型非连接式耐热电子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