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置式微振动动态机械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26388.X | 申请日: | 2013-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187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发明(设计)人: | 韩蓉;王妍玮;韩彦勇;王宝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石油学院;韩蓉;王妍玮;韩彦勇;王宝瑞 |
主分类号: | B29C45/34 | 分类号: | B29C45/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27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置 式微 振动 动态 机械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动态机械模具,具体涉及一种内置式微振动动态机械模具。
背景技术
在当代的工业生产中,模具生产技术水平的高低,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产品制造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因为模具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产品的质量、效益和新产品的开发能力。而且模具工业是制造业中的一项基础产业,是技术成果转化的基础,同时本身又是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领域,在欧美等工业发达国家被称为“点铁成金”的“磁力工业”。美国工业界认为“模具工业是美国工业的基石”;德国则认为是所有工业中的“关键工业”;日本模具协会也认为“模具是促进社会繁荣富裕的原动力”,同时也是“整个工业发展的秘密”,是“进入富裕社会的原动力”。随着注塑模具的飞速发展,注塑出高质量的塑料模具成为人们追求的对象,而由于注塑过程中容易产生气泡,严重影响了注塑件的质量,为此,公开号为CN202097910U,申请日为2011年6月16日,名称为“一种振动式动态机械模具”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不易形成气孔,提高零件韧性的动态机械模具。但是在大量实验过程中发现,现有动态机械模具的振动源体设置在顶板上,存在振动不稳定影响注塑效果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动态机械模具的振动源体设置在顶板上,存在振动不稳定影响注塑效果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内置式微振动动态机械模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内置式微振动动态机械模具包括定模坐板、定模固定板、两个滑块、两根斜导柱、动模固定板、动模垫板、顶杆固定板、顶出底板、动模坐板和多根顶杆,定模坐板、定模固定板、动模固定板、动模垫板、顶杆固定板、顶出底板和动模坐板由上至下依次设置,两个滑块设置在定模固定板和动模固定板之间,每个滑块上倾斜设有一根斜导柱,多根顶杆并列设置,多根顶杆的一端设置在顶出底板上,多根顶杆的另一端右下至上依次穿设在顶杆固定板、动模垫板和动模固定板上,所述动态机械模具还包括两组微振动组件,顶出底板上相对的两个侧端面上分别设有一个放置孔,每个放置孔内设有一组微振动组件,所述微振动组件包括电机和偏心轴,电机设置在放置孔内,偏心轴的一端与放置孔内的电机连接,偏心轴的另一端可转动抵设在放置孔的里端。
所述微振动组件还包括时间控制器,时间控制器设置在电机上。
所述微振动组件还包括控制按钮,控制按钮设置在电机上。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效果:
1.本实用新型在顶出底板上设有两组微振动组件,微振动组件结构简单,振动幅度小于现有动态机械模具的振动幅度,能够满足注塑模具排除气泡,同时,双侧均设置微振动组件,还保证了整个模具振动的平稳性,为注塑件的顺利进行提供了良好的注塑条件。
2.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易于生产、制造。
3.本实用新型的两组微振动组件,振动过程平稳,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内置式微振动动态机械模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一种内置式微振动动态机械模具包括定模坐板1、定模固定板2、两个滑块3、两根斜导柱4、动模固定板5、动模垫板6、顶杆固定板7、顶出底板8、动模坐板9和多根顶杆10,定模坐板1、定模固定板2、动模固定板5、动模垫板6、顶杆固定板7、顶出底板8和动模坐板9由上至下依次设置,两个滑块3设置在定模固定板2和动模固定板5之间,每个滑块3上倾斜设有一根斜导柱4,多根顶杆10并列设置,多根顶杆10的一端设置在顶出底板8上,多根顶杆10的另一端由下至上依次穿设在顶杆固定板7、动模垫板6和动模固定板5上,所述动态机械模具还包括两组微振动组件,顶出底板8上相对的两个侧端面上分别设有一个放置孔11,每个放置孔11内设有一组微振动组件,所述微振动组件包括电机12和偏心轴13,电机12设置在放置孔11内,偏心轴13的一端与放置孔11内的电机12连接,偏心轴13的另一端可转动抵设在放置孔11的里端。
本实施方式中未提及的关于注塑模具的构件均为现有技术。
本说明书附图是四通管的注塑模具图。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本实施方式的微振动组件还包括时间控制器14,时间控制器14设置在电机12上。如此设置,便于在注塑过程中,控制电机的转动时间,合理调整振动幅度,为排除气泡提供方便的条件。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本实施方式的微振动组件还包括控制按钮15,控制按钮15设置在电机12上。如此设置,使用更加人性化,便于随时控制电机的启停,同时还便于微振动组件的安装和调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石油学院;韩蓉;王妍玮;韩彦勇;王宝瑞,未经哈尔滨石油学院;韩蓉;王妍玮;韩彦勇;王宝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2638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