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去除竹筒表面竹青的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26774.9 | 申请日: | 2013-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271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陈祥社;赵声录;陶仁中;郞妙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集集团集装箱控股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集木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7L1/00 | 分类号: | B27L1/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隆天联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32 | 代理人: | 周惠来;徐恕 |
地址: | 5180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去除 竹筒 表面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竹筒加工领域,尤其涉及去除竹筒表面竹青的设备。
背景技术
竹子是一种速生、优质、易于更新恢复自然资源的重要林业产品。竹子呈中空壁薄的圆筒状结构,其外壁为竹青面,内壁为竹黄面,在竹青、竹黄之间的部分为竹肉。由于竹子的硬度大于木材的硬度,所以,竹材经常被加工成地板来替代传统的木地板,又由于竹子的壁较薄,所以通常需要将多片展平后的竹材粘合在一起或将竹材与木材交错粘合在一起,以得到一定厚度尺寸的胶合板,但由于竹子表面的竹青难以胶合,所以必须在胶合板粘合前去除竹青,但如何去除竹青一直是一个难题。
目前,去除竹青的处理工序主要是通过切削加工(铣刀或刀片等)来实现,对于自然生长的竹子,其表面高低不平,外形也不规则,同一竹子的壁厚不一,容易导致切削刀易损,切削刀受力不均,切削面加工不完全等问题。为解决此问题,需频繁调整刀具的角度,高度或更换刀片等,然而频繁调整刀具一方面会造成工序繁琐,浪费人力物力,另一方面也会大大降低竹材加工效率;而且,由于竹材为自然生长的材料,表面是弧形且圆弧半径不一,竹材厚度也不完全一致,刀具无法完全适应,切削将造成刀具受力不均,切削厚度不一,为了将竹材表面加工更加平整、光滑,不可避免需要将竹材切削更薄,但这样又会降低竹材的利用率,使得竹材利用率最多只能达到60%~70%;另外,由于竹材的硬度是由外至内逐步增加的,采用切削方式去除竹青会削去大部分竹材外层最坚硬的竹肉部分。
另外,目前也有考虑以向竹筒喷射砂粒的方式去除竹青,该方式虽然可以提高竹材的利用率,但喷射砂粒所需的能耗太高,单根竹筒加工成本太高,另外喷射砂粒时造成较大的灰尘,需额外处理,灰尘也会使工作场所的环境恶化,对工作人员的健康有一定影响。
因此,亟待需要找到一种去除竹筒表面竹青的方式,来提高竹材的利用率,降低竹材加工的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去除竹青表面竹筒的设备,以提高竹筒的有效利用率,并降低竹筒去竹青的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去除竹筒表面竹青设备,包括用于盛装砂粒的盛砂容器,所述盛砂容器可容置待加工的竹筒并使砂粒紧密环绕在竹筒的表面,盛砂容器上设有可用于添加砂粒的进砂口;所述设备还包括用于驱动竹筒与所述盛砂容器相对运动而使竹筒与盛砂容器内的砂粒产生摩擦的驱动机构。
优选地,所述设备还包括加压机构,所述加压机构用于向盛砂容器内的砂粒施压。
优选地,所述加压机构包括活动压板和用以驱动活动压板的动力机构,所述活动压板活动设置于所述盛砂容器内,所述动力机构推动所述活动压板而向所述砂粒施压。
优选地,所述设备还包括砂粒添加机构,所述砂粒添加机构设置于所述进砂口处以向所述盛砂容器内添加砂粒。
优选地,所述砂粒添加机构为漏斗状,其小端开口与所述盛砂容器的进砂口连通。
优选地,所述盛砂容器上设置有通孔,以供所述竹筒伸入所述盛砂容器内。
优选地,所述通孔的周缘位置还设置有阻尼板。
优选地,所述盛砂容器为箱体结构,所述箱体结构的两相对侧壁上设有可供所述竹筒穿过的通孔,所述进砂口设置在所述箱体结构的顶面。
优选地,所述设备还包括加压机构,所述加压机构从所述盛砂容器端部向盛砂容器内的砂粒施压。
优选地,所述盛砂容器为上端开口的桶状结构,其上部为圆筒形,自该圆筒形结构下端至盛砂容器底部,盛砂容器截面渐缩;盛砂容器底部设有供所述竹筒穿过的通孔,盛砂容器的开口端作为所述进砂口。
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用以驱动所述竹筒直线穿过所述盛砂容器的直线驱动机构和用以驱动所述竹筒旋转的旋转驱动机构。
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为直线驱动机构并带动所述竹筒在所述盛砂容器内来回运动。
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连接所述盛砂容器而驱动盛砂容器运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一、本实用新型利用竹筒与紧密环绕于其表面的砂粒之间的摩擦作用去除竹筒表面的竹青,砂粒的消耗量小,砂粒易于回收,所需的动力小,耗能低,加工的成本低,节省能源,同时对工作环境的影响小;二、本实用新型只去除竹筒一层很薄的表面,使材料利用率提高至少10%,可广泛用于集装箱地板、建筑模板等竹制品产业,大大节省竹制品产业的制造成本,为企业赢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三、砂粒可以更好地适应竹筒表面的凹坑与不平整,使去除竹青后的竹筒表面更均匀、细腻、光滑,且加工方便,有效提高竹材加工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去除竹筒表面竹青的设备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集集团集装箱控股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集木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中集集团集装箱控股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集木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2677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