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滚筒熨平机中的压辊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27301.0 | 申请日: | 2013-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406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袁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袁祥 |
主分类号: | D06F61/08 | 分类号: | D06F6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300 江苏省泰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滚筒 熨平 中的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涉及一种滚筒熨平机,尤其涉及一种用在滚筒熨平机中的压辊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国际标准中的工业洗涤机械中的熨平机,主要有滚筒式和槽式两种结构形式,滚筒式熨平机的工作原理是将被熨织物输入到充满饱和蒸汽的滚筒与包覆在滚筒外侧的熨平带之间,通过接触传热使被熨织物中的水分受热蒸发,靠熨平带的束缚实现熨平。由于它所需的蒸汽压力低,低廉的运行成本而被用户广泛你采用,但由于仅靠熨平带的束缚力使织物与滚筒贴合,而且熨平带之间还存有间隙,所以熨平后平整度比较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滚筒熨平机中的压辊机构,它对熨平过程的织物强力加压,并进行切向拖拽,而且能够提高织物熨烫效果的同时,可以防止织物黏附在压辊上,避免因织物黏附而引起的故障产生。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滚筒熨平机中的压辊机构,它包括压辊组和熨平滚筒,压辊组依靠自身重力作用与熨平滚筒贴合,压辊组包括左压辊、中压辊和右压辊,左压辊和右压辊分别位于中压辊的左右两侧,在左压辊的上方设有左固定管,在右压辊的上部设有右固定管,在左压辊、中压辊和左固定管之间绕有若干根左引导带,每根左引导带依次绕过中压辊、左压辊和左固定管后形成闭合的左引导带环,在右压辊、中压辊和右固定管之间绕有若干根右引导带,每根右引导带依次绕过中压辊、右压辊和右固定管后形成闭合的右引导带环。
所述的中压辊位于熨平滚筒的纵向轴线上。所述的若干根左引导带与若干根右引导带为相互间隔分布。所述的左固定管上分布有若干左固定环,左固定环的数量与左引导带的数量相对应,每根左引导带嵌入每个左固定环内。所述的右固定管上分布有若干右固定环,右固定环的数量与右引导带的数量相对应,每根右引导带嵌入每个右固定环内。
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包括压辊组和熨平滚筒,压辊组依靠自身重力作用与熨平滚筒贴合,压辊组包括左压辊、中压辊和右压辊,左压辊和右压辊分别位于中压辊的左右两侧,这样压辊组依靠自身的重力和表面摩擦力对织物形成动态压熨,织物在熨平滚筒的带动下熨平的同时经过压辊组的连续滚压,同时压辊组表面的摩擦力对织物产生切向的拖拽,使得织物充分展平并与熨平滚筒贴合,大大提高了熨平质量。另外,本实用新型若干根左引导带与若干根右引导带为相互间隔分布,这样使得左右两引导带相互错开交叉缠绕,避免纺织品在压熨过程中被卷到压辊上,由于交叉缠绕,可以节约大大节约引导带的数量。本实用新型的左固定管上分布有若干左固定环,每根左引导带嵌入左固定环内,右固定管上分布有若干右固定环,每根右引导带嵌入右固定环内,这样可以避免压辊组在转动时造成左引导带和右引导带的窜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在图1和图2中,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滚筒熨平机中的压辊机构,它包括压辊组和熨平滚筒8,压辊组依靠自身重力作用与熨平滚筒8贴合,压辊组包括左压辊6、中压辊5和右压辊7,中压辊5位于熨平滚筒8的纵向轴线上,左压辊6和右压辊7分别位于中压辊5的左右两侧,在左压辊6的上方设有左固定管1,在右压辊7的上部设有右固定管4,在左压辊6、中压辊5和左固定管1之间绕有若干根左引导带2,本实施例在左压辊6、中压辊5和左固定管1之间绕有两根左引导带2,每根左引导带2依次绕过中压辊5、左压辊6和左固定管1后形成闭合的左引导带环,左固定管1上分布有若干左固定环9,本实施例的左固定管1上分布有两个左固定环9,左固定环9的数量与左引导带2的数量相对应,每根左引导带2嵌入每个左固定环9内,在右压辊7、中压辊5和右固定管4之间绕有若干根右引导带3,本实施例右压辊7、中压辊5和右固定管4之间绕有两根右引导带3,每根右引导带3依次绕过中压辊5、右压辊7和右固定管4后形成闭合的右引导带环,右固定管4上分布有若干右固定环10,本实施例的右固定管4上分布有两个右固定环10,右固定环10的数量与右引导带3的数量相对应,每根右引导带3嵌入每个右固定环10内,若干根左引导带2与若干根右引导带3为相互间隔分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袁祥,未经袁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273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气净化与制氧一体化装置
- 下一篇:节能环保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