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发动机液压悬置与悬置托臂的安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27612.7 | 申请日: | 2013-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499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郭文筠;何春虹 | 申请(专利权)人: | 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5/12 | 分类号: | B60K5/12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1 | 代理人: | 谭小容;郭云 |
地址: | 400037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液压 悬置 安装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发动机总成技术领域,具体地讲,是一种发动机液压悬置与悬置托臂的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发动机(也叫动力总成)上通常设置有左悬置、右悬置和后悬置,发动机通过相应位置处的悬置托臂与悬置相连,悬置再与车架相连,从而构成了动力总成的左、右、后安装点。
如图1、图2所示,悬置托臂2呈“Z”字形,悬置托臂2的上端通过螺栓3安装在液压悬置1的顶端,悬置托臂2的下端设置有发动机安装孔2a,用于与发动机相连。通常,悬置托臂2与液压悬置1的安装是有一定角度的,很难顺利装配到位,装配后的角度经常达不到要求;结合图4,装配完成后,悬置托臂2与液压悬置1之间无法形成有效的配合,两者仍可以相互旋转,无法固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发动机液压悬置与悬置托臂的安装结构,装配方便快捷,能一次装配到位,并且装配后相互间不会发生相对转动。
为此,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发动机液压悬置与悬置托臂的安装结构,所述悬置托臂(2)呈“Z”形,悬置托臂(2)的上部通过螺栓(3)安装在液压悬置(1)的顶端,悬置托臂(2)的下部设置有发动机安装孔(2a),关键在于:所述悬置托臂(2)上部的底平面上设置有限位卡槽(2b),所述限位卡槽(2b)的横截面与液压悬置(1)顶端的横截面匹配,所述限位卡槽(2b)的一端设置有开口(A),以便液压悬置(1)的顶端经开口(A)水平插入限位卡槽(2b)内,并通过限位卡槽(2b)防止悬置托臂(2)与液压悬置(1)之间的转动。
优选为,所述悬置托臂(2)的下部设置有三个呈三角形布置的发动机安装孔(2a)。
通过在悬置托臂与液压悬置相连接处的端头底部设置与液压悬置横截面形状相配合的限位卡槽,使得液压悬置放入悬置托臂的限位卡槽内即可完全契合。在装配时,当悬置托臂与液压悬置的两端契合时,两端的孔自动对齐,可以顺利装配螺栓;同时,限位卡槽结构还能保证两端不会相互旋转,从而保证悬置托臂和液压悬置之间的角度达到设计要求。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安装快捷准确、可靠性高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发动机液压悬置与悬置托臂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的B—B剖视图(改进后)。
图4为图1的B—B剖视图(改进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结合图1和2所示,一种发动机液压悬置与悬置托臂的安装结构,由液压悬置1、悬置托臂2和螺栓3组成。悬置托臂2呈“Z”形,悬置托臂2的上部通过螺栓3安装在液压悬置1的顶端,悬置托臂2的下部设置有发动机安装孔2a,用于安装发动机,以上所述与改进前的结构一致。
区别在于:结合图3所示,悬置托臂2上部的底平面上设置有限位卡槽2b,限位卡槽2b的横截面与液压悬置1顶端的横截面匹配,即液压悬置1的顶端刚好能卡在限位卡槽2b内。限位卡槽2b的一端设置有开口A,以便液压悬置1的顶端经开口A水平插入限位卡槽2b内,并通过限位卡槽2b防止悬置托臂2与液压悬置1之间的转动。
优选为,悬置托臂2的下部设置有三个呈三角形布置的发动机安装孔2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2761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降低土壤渗漏水量的农田作业方法
- 下一篇:用于补偿非线性效应的预失真构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