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装有能效增大器的蒸气压缩式空调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27822.6 | 申请日: | 2013-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183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陈恩鉴;徐晓丽;王显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恩鉴;余伟俊 |
主分类号: | F25B29/00 | 分类号: | F25B29/00;F25B41/00;F25B4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慧永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90 | 代理人: | 艾持平 |
地址: | 510610 广东省广州市天***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有 能效 增大 蒸气 压缩 空调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制冷制热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装有能效增大器的蒸汽压缩式热泵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蒸气压缩式空调系统包括空调制冷—热泵系统、单纯空调制冷系统、单纯热泵系统以及热泵热水器系统,其工作过程的本质是其工质从低温介质(如室内或室外空气)吸取热量后,经压缩机压缩提高温度后向高温介质(如室外或室内空气)放出热量。为取得最经济高效的运行效果,其工质的冷凝温度应比高温介质的温度高出一个最小的合理温差ΔTk,而工质的蒸发温度应比低温介质的温度低一个最小合理温差ΔTe。
在设计工况下,上述的要求基本可以得到遵守,此时系统达到最佳能效比和工作能力。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往往不能到达上述理想要求。
现有的空调制冷—热泵系统为应对工况的变动,主要有如下两种性能调节手段:
1)变频调节:变频调节主要是通过改变压缩机的转速达到改变工质的流量和压缩机功耗的目的。这样在气温不太高的情况下,可以通过适当降低压缩机转速而达到节能的目的。
2)膨胀阀调节:包括热力膨胀阀和电子膨胀阀等。其调节原理是通过改变膨胀阀的节流面积达到改变工质流量和膨胀比的目的。
上述两种调节方式均无法改变系统中的工质的平均密度,或者说工质的充装量。理论和实验均证实,每一工况下都存在一个工质最佳充装量,在该最佳充装量下,系统达到最佳工作状态,具有最佳能效比。当系统偏离了设计工况时,上述两种调节方式均无法改变工质的平均密度,因此系统就难以处于最佳能效比(EER或COP)状态下工 作。
当机组在空调制冷和热泵工况之间切换时,上述的问题就特别突出。如在夏天制冷工况时,其外部环境温度区间为27℃(室内)至35℃(室外);在冬天热泵工况时,其外部温度区间则为20℃(室内)至2℃(室外)。在上述温度条件下,夏天制冷时,合理的工质冷凝温度设为50℃,蒸发温度为12℃;冬天制热时,工质的冷凝温度应降为35℃,蒸发温度应降为-8℃。显然,这两个工况下,工质的工作温度相差了15℃。由于在不同的温度下,气态工质具有不同的密度,15℃之差气态工质的密度差别将达50%以上。也就是说,制冷和热泵工况下,系统中的最佳工质充装量将有相当大的差别。显然,传统的热泵空调系统难以适应这种情况,其工质的充装量若照顾了制冷工况,则热泵工况工质充装量将大大过量。为减小这种差距,传统的热泵空调系统在设计时有意缩小室内换热器的面积,增大室内换热温差。这样,夏天制冷时的工质设计蒸发温度将从12℃降低至5℃;而冬天制热时的冷凝温度将从35℃提高至43℃。此时冬、夏两个工况下工质的工作温度的差值将减小到10℃左右,最佳工质充装量的差别得以缩小,但代价是设计能效比也降低了,设计能效比将从4下降到3左右。
即使在单纯的制冷工况或热泵工况下运行时,传统空调系统的大部分时间也是偏离设计工况的,当空调刚启动时,室内的温度是缓慢下降的,而当室内温度稳定后,室外的温度又可能随时间而变,传统的空调的工质充装量无法对此进行精确调节,这意味着传统的空调系统大多数时间的工质充装量不处于最佳状态。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由于工质的平均密度固定不变,使系统难以处于最佳能效比(EER或COP)状态下工作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蒸气压缩式空调系统工质侧容积连续可调的技术方案,使系统中工质平均密度由固定不变状态变为可调节状态。工质侧容积的变动意味着工质的平均密度发生了变动,当循环工质的平均密度增大时,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则工质循环的冷凝温度和蒸发温度都升高,反之亦然。这就为空调 系统的运行提供了一种新的调节手段,从而有效提高空调系统的能效比。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装有能效增大器的蒸气压缩式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蒸发器和依次连接上述各机构的管道组成的工质循环回路,在所述的工质循环回路中接入能效增大器,所述的能效增大器包括可变容积容器和改变容器容积的执行机构。
进一步地,系统还包括四通阀,当在所述的工质循环回路中接入四通阀时,切换四通阀可使该循环回路按空调制冷或热泵方式运行。
所述的冷凝器还通过管道与水箱和循环泵连接成水加热循环回路。
更好地,所述的可变容积容器与工质循环回路的连接位置设置在压缩机出口的循环管道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恩鉴;余伟俊,未经陈恩鉴;余伟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2782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