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谐振腔式防尘声波清灰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29119.9 | 申请日: | 2013-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892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发明(设计)人: | 周听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惠能声波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J3/00 | 分类号: | F23J3/00;F27D2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4205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谐振腔 防尘 声波 清灰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谐振腔式防尘声波清灰器,属于声波清灰器领域。
背景技术
锅炉以及炼钢平炉普遍存在积灰和结焦的问题,这些灰尘影响锅炉的正常运行,浪费燃料、时间和人力,还缩短了锅炉的使用寿命。为了清除积灰,人们使用过高压水、高压蒸汽,但因为锅炉的环境多粉尘、温度高等原因效果并不理想。随后改用声波清灰,声波清灰目前多采用共振腔类型的清灰器。
谐振腔式声波清灰器,依靠伸入锅炉内的谐振腔产生声波。现有的谐振腔式声波清灰器的响度一般在120-140分贝,属于对人体有害的噪声。为了保护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声波清灰器采用间歇发声的工作方式,即短时间发声后停止,间隔一端时间后再发声。这种方式虽然保护了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但是在间隔时间内,锅炉内的灰尘由于之前的声波振荡已经脱离内壁的吸附,漂浮在锅炉内腔中。声波清灰器的谐振腔正好位于锅炉内部,锅炉内弥漫的灰尘经常会通过谐振腔的开口部进入到谐振腔内,堵塞谐振腔缩短了谐振腔的谐振长度,影响声波清灰器的正常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谐振腔式防尘声波清灰器,防止灰尘进入谐振式声波清灰器的谐振腔,避免谐振长度变短。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谐振腔式防尘声波清灰器,包括谐振腔,所述谐振腔的开口部设置带有磁性的盖片,该盖片向外单向打开并与谐振腔活动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盖片与谐振腔转动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又一种改进,所述转动连接为铰链连接。
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在谐振腔开口部设置只能向外打开的带有磁性的盖片,使得谐振腔内气流从开口部位置只能单向流出,防止外部灰尘通过开口部进入谐振腔内。这样就解决了因为灰尘进入并堵塞谐振腔,而导致的谐振长度变短,产生的声波频率不准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各种等同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如图1所示,进气管6和横截面为矩形的谐振腔1通过连接座5连接在一起,并相互连通形成气流通道,外部高压气流从进气管6的自由端进入声波清灰器。高压气流经过进气管6和连接座5之后进入谐振腔1,在谐振腔1内发生谐振产生相应波长的声波。声波和高压气流均通过设置在谐振腔1上的开口部4离开声波清灰器。所述开口部4外侧设置带有磁性的盖片2,盖片2通过铰链安装在谐振腔1外表面上,并且依靠磁性吸附在谐振腔1外表面上以封闭开口部4。由于谐振腔1的横截面为矩形,所以总共有四个盖片2分别位于谐振腔1的四个侧面。
当声波清灰器通气时,高压气流从开口部4冲出,克服盖片2的磁吸力将盖片2顶开。而在发声结束的间歇时间内,由于盖片2本身的磁吸力,使其又重新吸附到谐振腔1的外壁上,封闭开口部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惠能声波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惠能声波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2911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