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冶金热处理炉挡火用幕帘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29442.6 | 申请日: | 2013-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292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余阳春;付力;陈雄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冈市中洲安达热工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1/00 | 分类号: | C21D1/00;F27D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800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冶金 热处理 炉挡火用幕帘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冶炼行业的热处理设施,尤其是涉及到一种对物料进行热处理的窑炉中应用的冶金热处理炉挡火用幕帘。
二、背景技术
目前,一般用于对物料进行热处理的窑炉用挡火墙都是采用三种形式居多,一种是用浇注料浇注墙体状横架与两侧窑墙中间,形成挡火墙效果,这种类型的挡火墙蓄热量大,使用寿命不长;一种是用耐火棉做一类似窑门的挡火墙,这种类型的挡火墙一来强度比较小,容易坏,窑炉长时间运行的话,耐火棉老化的快;还有一种耐火墙是利用耐热钢做成矩形罐,内装冷却循环水,这种类型的挡火墙一来是浪费了一部分热能,二来是长时间使用钢罐容易坏,导致漏水;上述三种形式都能起到挡火隔热的作用,但是都有着各自的问题,它们存在最大的问题都是固定的挡火墙,使窑炉的烧成产品类型受到了制约,产品规格都非常单一,而本文申请的实用新型就一举解决了上述的这些问题,可以推广应用于各类型冶金炉。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市场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操作简便、使用安全、工作效率高、可调性强的冶金热处理炉挡火用幕帘。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它是由挡火墙和幕帘两部分构成,即在窑顶下方设置双层挡火墙,并在挡火墙下悬挂幕帘。所述幕帘是由环扣将多块不锈钢板串连而成,通过连接件铰接于吊杆下端,铰接方式是在吊杆的下端开槽,并在槽口与幕帘的不锈钢板边沿对应处开孔,通过连接件进行固定。吊杆顶端穿过挡火墙后通过螺母固定安装于窑顶的吊顶固定板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悬挂在窑膛内的幕帘是可活动的,所以使同一窑炉设备具备烧成不同规格型号的钢管及其他制品,而且结构简单、制作简便,蓄热量小,使用寿命长,能完美起到挡火墙的作用,较之以前冶金窑炉上的挡火墙形式,此幕帘可解决其它形式挡火墙存在的痼疾。可广泛应用于辊底式固熔炉、退火炉、正火炉、回火炉、淬火炉、时效炉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四、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纵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环扣,2为不锈钢板,3为连接件,4为吊杆,5为螺母,6为吊顶固定板,7为挡火墙。
五、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以承建炉长为42米、炉内宽为7.16米的铸管连续式退火炉为例,其挡火用幕帘是由挡火墙和幕帘二部分构成,即在窑顶下方设置双层挡火墙7,并在挡火墙下悬挂幕帘。所述幕帘是由环扣1将多块310S不锈钢板2串连而成,通过铆钉等连接件3铰接于吊杆4下端,其铰接方式是在吊杆4的下端开槽,并在槽口与幕帘的不锈钢板2边沿对应处开孔,通过铆钉等连接件3进行固定。吊杆4顶端穿过挡火墙7后通过螺母5固定安装于窑顶的吊顶固定板6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由于幕帘是采用多块不锈钢板串联而成的可活动结构,不仅具有结构简单、制作简便、蓄热量小、使用寿命长等优点,能完美起到挡火墙的作用,而且还使同一窑炉设备具备烧成不同规格型号的钢管及其他制品。可解决其它形式挡火墙存在的痼疾,广泛适用于辊底式固熔炉、退火炉、正火炉、回火炉、淬火炉、时效炉等冶炼热处理设备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冈市中洲安达热工设备有限公司,未经黄冈市中洲安达热工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2944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