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小型节能换气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29690.0 | 申请日: | 2013-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320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孟东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环都人工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7/08 | 分类号: | F24F7/08;F24F13/30;F24F13/00;F24F12/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汲智翼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1 | 代理人: | 陈曦;贾兴昌 |
地址: | 10009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小型 节能 换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小型换气装置,属于热交换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小型化住宅的普及推广,对小型换气装置的使用需求日益强烈。
现有技术中,有多种小型化换气装置的设计方案。其中,最薄的换气装置应该是专利号为ZL200510131429.5的中国发明专利中公开的通风设备。该通风设备包括:风机装置、热交换单元和壳体,壳体具有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第一腔体内容置热交换单元,第二腔体内容置风机装置,且第二腔体和第一腔体连通。该通风设备的壳体具有薄而宽的扁平矩形箱体形状,壳体的厚度基本等于或者小于100mm。为了适应扁平的壳体设计,在该通风设备中,用于导入室外空气的第一进气口和用于排出室内空气的出口设计成贯穿第一腔体的侧壁,而用于导入室内空气的第二进气口和用于给室内空间供气的入口设计成贯穿所述第二腔体的底部。即,在该通风设备中,室外侧的通风口设计在壳体的侧壁上,室内侧的通风口设计在壳体的底部。
一方面,使用该热交换机机型,如果在壳体的底部连接通往房屋内部的通风管道,则会增加该通风设备的安装空间的高度,不能达到最初设计薄型机的目的。而在壳体底部连接通风管道的方式也使得该热交换机的安装空间狭小,不便于安装和检修。
另一方面,根据该热交换机机型的设计尺寸计算,无法满足中国国内普通房屋的换气标准。
具体来说,在国标GB/T21087-2007所规定的空气-空气能量回收装置中,对换热器交换效率的要求如下:对于全热交换装置,制冷时,要求焓效率>50%,制热时,要求焓效率>55%;对于显热交换装置,制冷时,要求温度效率>60%,制热时,要求温度效率>65%。
根据该机型的设计尺寸计算,其使用的风轮外径约为Φ232mm,风轮高度约为23mm,叶片长度约为65mm,叶片为后倾,数量较少,单侧 进风,如果电机转速按1400r/min计算,那么风轮可能产生的最大风量约为100m3/h。按照该通风设备的最大风量100CMH计算房屋的换气面积,对于一个层高为3m的房间,在换气次数为1次/小时,并同时满足国标对换热器交换效率的要求的前提下,屋内换气面积约为100m3/h*3m*1=33m2。由此可见,以通风设备的最大风量计算,该薄型机只局限于33m2以下的单间独立换气使用。
由于风机的最大风量是风机在完全自由的空间中才可能产生的风量,根据风机设计原理,在实际使用中,风机的进风口到安装风机的箱壁的距离要有一定的空间,该空间会产生阻力使得风机的风量减少。在上述设计中,通风设备设计的非常薄,风机进风口与箱壁的空间很小,会造成非常大的阻力,导致风机的风量大幅减少,因此,实际使用时的风量将远少于100CMH,也就是说,上述薄型机在实际使用中,根本无法满足33m2左右的单间的换气需求。由于在中国实际住宅的面积要远远大于33m2,所以,使用上述风机的通风系统产生的风量将远不能满足国内房屋的使用要求,因此,上述机型的市场广泛性和转化性一直不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小型节能换气装置。
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的技术方案:
一种小型节能换气机,包括由顶板、底板、两个长边侧板和两个短边侧板组成的壳体,其中,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用于连接顶板、底板和两个长边侧板的中间隔板,所述中间隔板用于将机壳内部分为两个区域,其中一个为热交换区域,另一个为排风区域;
在所述热交换区域,设置有竖直放置的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器的左角线和右角线分别与所述中间隔板和一侧短边侧板抵接,所述热交换器的前角线和后角线分别通过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与两个长边侧板连接。
其中较优地,在所述排风区域高度方向的中间位置,水平设置有上下隔板,所述上下隔板用于将所述排风区域分为上下两层排风区域,分别为新风送风区和回风排风区。
其中较优地,所述上下隔板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双轴电机,所述双轴电机的两个电机轴分别竖直伸入新风送风区和回风排风区;所述双轴电机用于驱动分别设置于新风送风区和回风排风区的两个蜗壳风机旋转;所述蜗壳风机绕所述双轴电机的电机轴水平转动。
其中较优地,两个所述蜗壳风机竖直方向的高度之和小于所述热交换器的高度。
其中较优地,所述中间隔板上设置有用于连通所述新风送风区和热交换区域的新风口,所述中间隔板上设置有用于连通所述回风排风区和所述热交换区域的回风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环都人工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环都人工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2969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保温隔热加热槽
- 下一篇:一种加热除盐水的余热锅炉低温利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