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胫骨髓外定位的力线对线辅助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30237.1 | 申请日: | 2013-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068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李子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子剑 |
主分类号: | A61B17/56 | 分类号: | A61B17/56 |
代理公司: | 北京邦信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012 | 代理人: | 王昭林;黄姝 |
地址: | 100191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胫骨 定位 辅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工膝盖置换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胫骨髓外定位的力线对线辅助器。
背景技术
现代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始于上世纪60年代,经过半个世纪的不断发展,业已成为治疗晚期关节病变的比较理想有效的治疗方案,10年以上的临床优良率已在90%以上,被誉为二十世纪骨科发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全球每年进行的膝关节置换术已超过100万例,我国每年约有3-5万人接受人工关节置换术。膝关节置换是利用人工生物材料替代与重建被疾病或损伤所破坏的关节面,其目的是切除病灶以缓解症状、消除疼痛,恢复与改善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对有骨坏死、粉碎性骨折脱位不能复位者、疼痛及活动障碍的骨关节病、僵直或活动困难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症状能得到显著的缓解或消除,关节活动幅度会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变形肢体的外观可明显改善。人工膝关节置换能有效矫正畸形、缓解疼痛、改善功能,围手术期并发症少,是膝关节晚期病变的有效治疗措施。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膝关节置换术从手术技术到假体设计理念均获得极大改善和提高,被越来越多的医患所接受。
人工膝关节置换的一个重要目的是重建并恢复下肢力线,对线不良容易导致膝关节活动受限、膝前痛;假体不稳、松动及磨损;髌股关节功能紊乱等。目前的膝关节手术的股骨侧截骨,由于股骨髓内定位对于指导股骨远端截骨更为准确而被大多数外科医生使用。股骨髓内定位是通过术前观察患者腿部的X光片确定股骨外翻角度,在手术中以通髁线或前后轴线(whiteside line)或后髁线为参考来确定外旋角度,并用力线测量杆来观察股骨力线51(参见图1)对线是否准确。
而胫骨截骨多通过髓外定位的方法。由于髓外定位通过定位杆进行力线对线,对胫骨没有损伤,适合大部分病人使用。髓内定位是将髓内定位杆打入到胫骨髓腔内部,损坏胫骨结构,可能会增加脂肪栓塞和静脉血栓栓塞的风险,骨质不好的病人容易引起后期胫骨骨折等并发症。因此,大部分医生在手术过程中选择髓外定位。胫骨的髓外定位通常使用固定在胫骨外部的抱踝器,通过固定在踝部及胫骨关节面上前交叉韧带附着点附近的连杆来确定胫骨力线61(参见图1),从而根据胫骨力线进行胫骨截骨。这种方法容易由于手术器械操作时固定的不准确而产生偏差,也没有其他的可参考的方式对其进行确认。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用于胫骨髓外定位的力线对线辅助器来确认和校正胫骨力线的准确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确认和校正胫骨力线的准确性的用于胫骨髓外定位的力线对线辅助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用于胫骨髓外定位的力线对线辅助器,所述力线对线辅助器包括用于套设在股骨髓内定位杆外的套管,以及与所述套管的外壁连接的胫骨力线测量杆。
优选地,所述胫骨力线测量杆为长条形的平面杆,所述胫骨力线测量杆的轴线与所述套管的轴线相互垂直,所述胫骨力线测量杆的宽度方向与所述套管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5°-7°。
优选地,所述胫骨力线测量杆的宽度方向与所述套管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6°。
优选地,所述套管为两头大中间小的圆管,所述套管的最小内径略大于所述股骨髓内定位杆的外径。
优选地,所述套管的管壁上沿所述套管的轴线开有一条缺口。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使用时将套管套设在股骨髓内定位杆上,如果胫骨力线测量杆与胫骨力线杆平行,则说明胫骨力线基本准确,否则通过调整胫骨力线杆进行校正,直到胫骨力线测量杆与胫骨力线杆平行。通过力线对线辅助器可以帮助医生在手术时确认胫骨力线的准确性,从而实现假体的设计功能,提高假体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股骨力线和胫骨力线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力线对线辅助器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力线对线辅助器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力线对线辅助器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抱踝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对照表:
1——力线对线辅助器 2——股骨髓内定位杆 3——抱踝器
4——胫骨力线杆 5——股骨 6——胫骨
10——套管 20——胫骨力线测量杆 11——缺口
31——第一旋钮 32——第二旋钮 33——调节杆
51——股骨力线 61——胫骨力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子剑,未经李子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302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曲面按键型触摸屏
- 下一篇:一种可实现空间换位的双回路换位塔布置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