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滴斗及采用该滴斗的一次性使用止液防回血输液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30465.9 | 申请日: | 2013-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173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发明(设计)人: | 徐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双马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5/14 | 分类号: | A61M5/14;A61M5/40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科谊专利代理事务所 32225 | 代理人: | 孙彬;芮雪萍 |
地址: | 213115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采用 一次性 使用 止液防回血 输液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滴斗及采用该滴斗的一次性使用止液防回血输液器,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许多病患者都经常需要进行输液,以通过输液这一治疗手段医治疾病。因而需要大量的使用输液器。现有技术中,传统的输液器,在药液输液完毕后,需要马上拔针。如不及时拔针,会发生血液倒流现象。特别是如因疏忽或者来不及更换新药液时,空气进入输液器的输液管,将会发生非预期的回血现象。回血不仅会造成输液管由于气泡栓塞而无法继续输液,甚至造成血液凝固成血块而对人体造成伤害等严重问题,处理这些问题在护理工作上一直是个棘手的问题。而在现有技术中针对上述问题的处理方法,一般都是集中于通过快速缠绕导管排气、拔除输液针进行排气等方法来进行处理的。这些操作非常麻烦,需要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进行操作,而且容易出现拉脱意外等意外事件。由此不仅浪费药液而且容易造成医源性感染,而且即使这样的方法进行处理,也仅仅是解决了可以重新输液的问题,对于凝血血块造成的静脉栓塞、其他血管栓塞或者的血栓、以及败血症等严重伤害的风险问题,仍然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滴斗,它能够在输液完毕后,自动关闭输液通道,及时地防止了回血现象,保证了止液的有效性,并且阻止了空气进入输液通道,保证了输液的安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滴斗,包括本体,本体上具有进液口和出液口,还包括止液浮体和可限制止液浮体浮动位置的固定圈,固定圈安装在本体内,本体内位于固定圈的下方为止液浮体的浮动腔,止液浮体位于浮动腔内并在浮动腔内随液位位置上下浮动,该止液浮体的底部设置有与出液口配合的软底座以便当输液完毕时止液浮体的软底座封堵住出液口。
进一步,所述的本体由上管体和下浮动管体盖合而成,所述的固定圈设置在下浮动管体的顶端。
进一步,所述的软底座为硅胶膜。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采用该滴斗的一次性使用止液防回血输液器,它还包括穿刺器、空气过滤器、加药滴管、输液管、流量调节器、接头和静脉输液针,所述的穿刺器、空气过滤器、加药滴管和滴斗的进液口依次相连通,所述的滴斗的出液口、流量调节器和接头通过输液管依次相连通,所述的静脉输液针插在接头上。
进一步,所述的流量调节器和接头之间还连通有精密药液过滤器。
更进一步,所述的穿刺器上罩有穿刺器保护套。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在输液时,瓶内药液就会受重力的作用开始主动输到患者体内,而关键的止液浮体也会在滴斗内,由于浮力的作用,基本固定漂浮于固定位置,但不会超过固定圈的位置,固定圈的设置避免了止液浮体在滴斗内浮动的距离太长而发生卡滞现象,保证了止液的有效性,当瓶内药液减少到滴斗内液位下降时,止液浮体也会随之下降,当止液浮体的软底座贴上滴斗的出液口后,由于重力大于浮力的作用会牢牢吸附在出液口上,阻止了液体和空气的流通,以达到止液防回血功能,当需要再次换瓶滴液时,只需将液体再次滴入滴斗,由于浮力变大,止液浮体就会再次浮起,形成通路,开始正常重力滴液,既有效地利用了药液,也保证了患者安全,减小患者二次扎针的风险,降低了护士的工作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结构的一次性使用止液防回血输液器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结构的一次性使用止液防回血输液器的输液完毕后的使用状态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结构的一次性使用止液防回血输液器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结构的一次性使用止液防回血输液器的输液完毕后的使用状态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止液浮体的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滴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双马医疗器材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双马医疗器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3046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防烫和过滤功能的柴油机水箱
- 下一篇:喷墨头高度自动调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