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炉前给料秤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31611.X | 申请日: | 2013-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326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孙文杰;刘安林;颜廷锁;梁仲秋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衡器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G11/00 | 分类号: | G01G11/00 |
代理公司: | 徐州支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4 | 代理人: | 李中华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炉前给料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给料装置,具体是一种炉前给料秤。
背景技术
目前,炉前给料秤一般主要由外壳和固定设置在外壳内部的输送皮带秤组成,外壳一端的上方开有进料口,另一端的下方开有出料口,物料从进料口进入、落在输送皮带秤上,再随着输送皮带秤中的皮带一起移动,直至皮带秤的末端、从出料口流出,输送皮带秤中的称重传感器完成对物料计量称重。但现有外壳为圆筒结构,一方面在安装输送皮带秤时,需要另设配件,并先将配件安装在圆筒外壳上,再将输送皮带秤安装在相关配件上,使得整个给料装置组装麻烦,成本增加了;另一方面,为了防止物料在圆筒底部侧方堆积,需要在圆筒外壳的内侧壁底部焊接倾斜的挡料板,导致整个给料装置成本增加了。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炉前给料秤,组装方便,成本低。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炉前给料秤,包括外壳、固定安装在外壳内部的输送皮带秤和安装在外壳内侧底部的链条清扫装置,外壳上、对应输送皮带秤左端的上方开有进料口,外壳上、对应输送皮带秤右端的下方开有出料口,外壳的左右两侧均开有检修口,检修口处安装有检修门;所述外壳的纵截面为八边形结构。
还包括防爆照明灯,所述防爆照明灯固定安装在外壳内侧顶部。
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固定安装在外壳内、出料口的上方。
所述外壳上、进料口处安装有闸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将外壳改为八边结构,在安装输送皮带秤时,可直接将输送皮带秤与外壳的两个竖直方向的侧边连接,无需再另设配件,降低了成本,同时也使整个给料装置组装更简单。此外,外壳的底端是倾斜的,可以有效防止物料在侧方堆积,也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图。
图中:1、外壳,2、输送皮带秤,3、检修口,4、检修门,5、出料口,6、链条清扫装置,7、防爆照明灯,8、进料口,9、闸门,10、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炉前给料秤,包括外壳1、固定安装在外壳1内部的输送皮带秤2和安装在外壳1内侧底部的链条清扫装置6,外壳1上、对应输送皮带秤2左端的上方开有进料口8,外壳1上、对应输送皮带秤2右端的下方开有出料口5,外壳1的左右两侧均开有检修口3,检修口3处安装有检修门4;所述外壳1的纵截面为八边形结构。
工作时,启动输送皮带秤2,物料从进料口8进入、落在输送皮带秤2的左端,随着输送皮带秤2中皮带的转动,皮带上的物料也随之移动,至输送皮带秤2的最右端时,经出料口5流出;整个过程,输送皮带秤2中的称重装置完成物料的计量称重。如图2所示,由于外壳1为八边结构,在安装输送皮带秤2时,可直接将输送皮带秤2与外壳1的两个竖直方向的侧边连接,无需再另设配件,降低了成本,同时也使整个给料装置组装更简单。此外,由于外壳1为八边结构,外壳1的底端是倾斜的,可以有效防止物料在侧方堆积,也降低了成本。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还可包括防爆照明灯7,所述防爆照明灯7固定安装在外壳1内侧顶部,当需要对该装置进行检修时,防爆照明灯7起到照明作用,方便维修人员查看内部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还可包括温度传感器10,所述温度传感器10固定安装在外壳1内、出料口5的上方,可通过温度传感器10检测该装置的内部温度,温度的大小直接反映了物料的温度,方便操作人员在一定程度度上掌握物料的温度,便于及时对其进行相关操作。
优选地,所述外壳1上、进料口8处安装有闸门9,通过该闸门9可调节进料的多少,方便根据需要及时调整进料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衡器厂有限公司,未经徐州衡器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3161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手势识别的捕捉对象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一种智能设备调控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