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龙门甲板起重机的大车行走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31800.7 | 申请日: | 2013-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616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05 |
发明(设计)人: | 胡江;梁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江 |
主分类号: | B66C9/00 | 分类号: | B66C9/00;B66C7/16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曾少丽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龙门 甲板 起重机 大车 行走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行走机构,尤其涉及一种龙门甲板起重机的大车行走机构。
背景技术
起重机广泛应用于船舶、码头等场地中,龙门甲板起重机的行走机构包括大车行走机构和小车行走机构,大车行走机构主要起到让起重机作纵向移动的作用。
现有市场上龙门甲板起重机的大车行走机构在使用时,存在着一下几点问题:(1)容易产生因稍微倾斜而导致的运行不稳定问题;(2)如果轨道上存在垃圾,可能会导致起重机运行不畅,严重时甚至出现生产事故;(3)现有的大车行走机构大多使用齿轮齿条驱动,制造、安装精度要求较高,生产成本较高,且远距离传动时由于误差的变化容易导致噪音、咬齿、卡死等现象。(4)现有的因采用主、从行走轮,因而当船舶在允许的倾角范围内,龙门甲板起重机工作时容易出现主动轮打滑,使得大车行走不同步,发生扭转现象,严重时易引发龙门甲板起重机的安全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运行安全稳定、生产成本低的龙门甲板起重机的大车行走机构,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龙门甲板起重机的大车行走机构,包括两组大车机构,所述两组大车机构分别设在龙门甲板起重机主梁的两端,所述每组大车机构各包括一个大车横梁、所述每个大车横梁两端分别设有一个大车驱动机构,在所述每个大车驱动机构内侧各设有一对安全钩,在所述每个大车驱动机构外侧各设有一个清轨板和一个聚氨酯泡沫缓冲器,所述聚氨酯泡沫缓冲器通过紧固件连接所述大车驱动机构并压紧所述清轨板。
优选地,所述每个大车驱动机构还包括一个行走轮,所述行走轮均各自安装有独立电动机并均设置为主动轮。
优选地,所述每个大车驱动机构固定设有若干齿轮,所述齿轮通过齿轮啮合传动带带动所述行走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置两对大车安全钩可以增加龙门甲板起重机的稳定性;两个清轨板可以在大车在运行时清理轨道上的障碍物等垃圾;
(2)龙门甲板起重机运行到轨道末端、碰到撞头5停止时,两个聚氨酯泡沫缓冲器起到有效缓冲作用;
(3)通过驱动机构自带的齿轮与齿轮啮合传动带动主动轮运转,使得远距离传动时不会出现位置误差问题导致的噪音、咬齿、卡死等现象且制造、安装要求比齿轮齿条要低很多,生产成本降低很多;
(4)因大车的所有行走轮均为主动轮,所以当船舶在允许的倾角范围内,龙门甲板起重机的大车工作时有一个主动轮出现打滑现象,也不会出现大车行走不同步,发生扭转现象,大大增加的龙门甲板起重机在船舶上工作的可靠性、安全性、稳定性。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组大车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大车驱动机构的局部放大图。
1-大车横梁;2-安全钩;3-大车驱动机构;4-清轨板;5-撞头;6-聚氨酯泡沫缓冲器;7-紧固件;8-行走轮;9-齿轮啮合传动带;10-齿轮;11-电动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龙门甲板起重机的大车行走机构,包括两组大车机构,所述两组大车机构分别设在龙门甲板起重机主梁的两端,所述每组大车机构各包括一个大车横梁1、所述每个大车横梁1两端分别设有一个大车驱动机构3,在所述每个大车驱动机构3内侧各设有一对安全钩2,在所述每个大车驱动机构3外侧各设有一个清轨板4和一个聚氨酯泡沫缓冲器6,所述聚氨酯泡沫缓冲器6通过紧固件7连接所述大车驱动机构3并压紧所述清轨板4。所述每个大车驱动机构3还包括一个行走轮8,所述行走轮8均各自安装有独立电动机11,所有行走轮8均设置为主动轮。另外,所述每个大车驱动机构3还固定设有若干齿轮10,所述齿轮10通过齿轮啮合传动带9带动所述行走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江,未经胡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3180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