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热管电子冰箱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32143.8 | 申请日: | 2013-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218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发明(设计)人: | 殷少有;吴卓;吴治将;何钦波;王斯焱 | 申请(专利权)人: |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F25D11/00 | 分类号: | F25D11/00;F25D19/00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名诚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3 | 代理人: | 张绮丽 |
地址: | 5283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管 电子 冰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半导体电子冰箱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热管电子冰箱。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 半导体电子冰箱具有冷藏食物的基本功能, 为食物提供冷藏的空间,并随着半导体电子冰箱行业的不断发展,分为普通热管半导体电子冰箱和风冷半导体电子冰箱。半导体电子冰箱制冷系统一般由半导体制冷片、冷凝器、蒸发器三大部件构成。
目前,半导体电子冰箱冷凝器的结构大体上有两种:第一种是外置自然对流热管冷凝器,它通常固定于冰箱外侧后部,热管冷凝器内工质从制冷片热端吸热蒸发,通过热管自然对流放热冷凝,再流回到热端吸热,不断循环换热;而制冷片冷端通过蒸发器直接降温制冷,没有风扇等运动部件,噪声小。另一种是外置风冷翅片式冷凝器,它通常固定于冰箱外侧后部,通过风扇强制散热,噪声大。半导体电子冰箱普通热管冷凝器和风冷翅片式冷凝器,其热管占体积大,冰箱有效容积小,成本高,传热效率低,制冷效果差,耗电量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磁热对流强化换热、节能效果显著、成本低廉的一种热管电子冰箱,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热管电子冰箱,包括箱体,门体,制冷系统,所述制冷系统包括半导体制冷片,蒸发器,所述蒸发器贴附在半导体制冷片的冷端,在半导体制冷片的热端设置磁流体热管换热装置,所述磁流体热管换热装置包括由磁流体热管吸热器、磁流体热管回液管、磁流体热管出气管、磁流体热管冷凝器所组成的磁流体热管真空封闭回路,以及在磁流体热管真空封闭回路内充注的磁流体的混合工质,在所述磁流体热管换热装置上设置有外置磁场,所述磁流体热管冷凝器外挂在箱体后背上。
所述磁流体是纳米磁粒和基液的混合物。
所述磁流体热管出气管、磁流体热管冷凝器、磁流体热管回液管顺序连接;所述磁流体热管出气管、磁流体热管回液管的开口端与磁流体热管吸热器内腔连通。
所述磁流体热管吸热器贴附在半导体制冷片的热端平面上。
所述外置磁场由电磁线圈或永磁铁产生,其磁力线方向与磁流体热管真空封闭回路的混合工质流动方向一致。
所述电磁线圈或永磁铁设置在磁流体热管冷凝器的入口段的管路上。
所述磁流体热管冷凝器包括S形管段,所述S形管段设有利于增强磁流体流动性的坡度。
所述磁流体热管吸热器是由金属材料制成的。
所述蒸发器是铝制的翅片式蒸发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磁流体热管封闭回路先抽真空,管内充注纳米磁粒的混合工质,采用磁流体强化冷凝器对流换热,提高了热交换效率。
2、本实用新型的磁流体热管磁场通过磁场对磁流体作用,具有强化传热节能的效果。
3、本实用新型的磁流体热管冷凝器在磁流体热管出气管竖直管后管道设计有坡度,增强磁流体流动性,传热换热量增加。
4、本实用新型的热管电子冰箱结构简单,工艺设计合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热管电子冰箱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磁流体热管换热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A-A剖视图。
图4是图2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热管电子冰箱,包括箱体13,门体12,制冷系统,所述制冷系统包括半导体制冷片3,蒸发器1,所述蒸发器1贴附在半导体制冷片3的冷端2,在半导体制冷片3的热端4设置磁流体热管换热装置8,所述磁流体热管换热装置包括由磁流体热管吸热器5、磁流体热管回液管7、磁流体热管出气管6、磁流体热管冷凝器10所组成的磁流体热管真空封闭回路,以及在磁流体热管真空封闭回路内充注的磁流体的混合工质,在所述磁流体热管换热装置上设置有外置磁场9。半导体制冷片3及蒸发器1设置在箱体的绝热夹层上,在半导体制冷片3与磁流体热管吸热器5相连处为一体的四周设有隔热板14以防止冷热量串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顺德职业技术学院,未经顺德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3214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